[发明专利]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0095.4 | 申请日: | 2023-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邵俊伟;夏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2;H02J3/24;H02J3/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直流 耦合 系统 自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站至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输出系统及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触发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
若所述光伏电站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则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进行自动补电;
在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进行自动补电时,根据客户需求功率动态调节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并网输出功率及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补电功率,在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优先利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剩余发电功率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补电;
在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进行自动补电时,根据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最大补电功率动态调节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并网输出功率及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补电功率,优先以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最大补电功率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触发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处于白天模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是否需要充电,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处于白天模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
比较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与电压阈值的大小,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所述电压阈值,则所述光伏电站处于白天模式,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电压阈值,则所述光伏电站未处于白天模式,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是否需要充电,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实时SOC值;
比较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实时SOC值与第一SOC阈值的大小,若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实时SOC值小于所述第一SOC阈值,则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需要充电,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若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实时SOC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SOC阈值,则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不需要充电,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光伏电站是否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所述光伏电站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光伏电站未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所述光伏电站处于正常运行模式;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光伏电站未触发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模式,所述光伏电站处于直流耦合储能系统放电模式或者关闭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自动补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客户需求功率动态调节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并网输出功率及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补电功率,在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优先利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剩余发电功率对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补电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客户需求功率小于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最小并网输出功率,则将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并网输出功率设置为所述最小并网输出功率,将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补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与所述最小并网输出功率之差;
若所述客户需求功率大于等于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最小并网输出功率,则将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并网输出功率设置为所述光伏逆变输出系统的额定输出功率,将所述直流耦合储能系统的补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与所述额定输出功率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00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