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7357.1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8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贵;杨海;黄华;袁德军;祝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5/02;A01G24/10;A01G24/27;A01G24/22;A01G24/28;A01G24/20;A01G24/40;A01B79/02;E02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生态 修复 系统 及其 搭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包括园林生态修复系统,所述园林生态修复系统由生态植、高强度防护网和喷淋机构组成,所述喷淋机构与输送网管连接,所述输送网管埋入硬土层的内部。该发明中在高强度防护网的两侧设有排管槽,并在排管槽的内部设有多个预留口,通过排管槽可以将地下的网管进行排位,可以根据园林所需灌溉的面积将喷淋机构进行安装,使网管隐藏在排管槽内,再将喷淋机构从预留口伸出安装在土地的表面,施工的过程,可以做到满铺,不需要单独预留位置,将喷淋机构组装在高强度防护网的内部,不仅可以提高喷淋机构安装的隐藏效果,还可以提高周围土壤的硬度,有效的防止周围土壤因潮湿而下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生态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生态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
目前常见的园林生态修复系统中的生态植的防护网一般多为网格式结构,该结构的防护网在长期使用后,表面的软土容易流失,导致部分生态植的根部与土壤分离,降低生态植的存活率,防护网通常都是满铺在土壤的表面,若是组装喷淋机构需要将其避开喷淋机构的周围安装,就会造成周围土壤潮湿下陷,影响生态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园林生态修复系统中的生态植的防护网一般多为网格式结构,该结构的防护网在长期使用后,表面的软土容易流失,导致部分生态植的根部与土壤分离,降低生态植的存活率,防护网通常都是满铺在土壤的表面,若是组装喷淋机构需要将其避开喷淋机构的周围安装,就会造成周围土壤潮湿下陷,影响生态的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园林生态修复系统,所述园林生态修复系统由生态植、高强度防护网和喷淋机构组成,所述喷淋机构与输送网管连接,所述输送网管埋入硬土层的内部,所述高强度防护网埋入软土层的内部,所述生态植种植在高强度防护网的内部,所述高强度防护网的两侧设有排管槽,所述排管槽的内部设有多个预留口,所述高强度防护网的内部设有菱形网格,所述菱形网格的内部位于每个格子的内部设有网孔,所述高强度防护网的底面位于菱形网格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机构上的喷淋头与预留口镶嵌连接,且预留口设为圆形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与菱形网格设为一体结构,且支撑框设为菱形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排管槽的底面位于两个预留口之间设有加固凸柱,且加固凸柱的设为锥形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的底面设有多个槽口,且槽口设为倒U型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防护网设为长方形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软土层包括基础层、有机质分解土层、混合层和腐质土层,所述基础层上表面设置有有机质分解土层,所述有机质分解土层上表面设置有混合层,所述混合层上表面设置有腐质土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质分解土层由豆渣、水果渣、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土壤混合而成;所述混合层由泥炭土、凹凸棒土、有机肥料、六偏磷酸钠、锯齿棕榈果提取物和硼酸钙混合而成。
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7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纹理映射硬件加速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BI报表动态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