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材料高绝缘性阳极氧化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83885.X | 申请日: | 202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颢;游利;贾坤良;孙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1/10 | 分类号: | C25D11/10;C25D11/16;C25D1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志同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9 | 代理人: | 隋华芹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材料 绝缘性 阳极 氧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高绝缘性阳极氧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材料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直至材料表面均匀;步骤2、将打磨好的材料浸入脱脂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至无油污残留后取出;步骤3、将脱脂完毕的材料进行化学抛光,抛光完毕后取出;步骤4、把经过化学抛光的材料进行酸洗,并去除灰渍;步骤5、把酸洗去灰后的材料放入电镀槽中,阳极氧化电压为20‑55V,电镀槽中的槽液成份包括草酸30‑60g/L、ALsupgt;3+/supgt;5‑20g/L、柠檬酸钠2‑18g/L及复合添加剂1‑10g/L,复合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20%柠檬酸、5‑20%乙二醇、1‑10%三乙醇胺、1‑5%草酸钠,余量为水;步骤6、对阳极氧化后的材料进行封孔处理。本发明兼顾生产效率及氧化膜层性能,膜层表面质量高,绝缘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零部件氧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高绝缘性阳极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人工智能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全球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了半导体芯片短缺的现象。国内半导体技术起步较晚,很多的半导体设备都高度依赖于国外进口,如刻蚀机和气相沉积设备。这些半导体设备的工作环境为真空,往往关键部件都采用铝合金,铝合金因其较好的真空性能、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半导体设备,比如刻蚀腔体、内衬和套件都是由铝合金制成,以及气相沉积设备中的加热装置的外壳。
铝合金在应用到半导体设备时,需要进行阳极氧化生成氧化膜,从而提升铝合金性能,这样才能制造出精度高、质量高的半导体。现有技术中,铝合金的阳极氧化主要采用草酸作为电解液,但是草酸为弱电解质,草酸电解液的电阻高,实际生产过程为考虑生产效率,通常选取高电压进行氧化,高电压虽然缩短了氧化时间,但同时膜层性能会不断下降,在热冲击下,膜层瑕疵会逐渐放大,这样关键部件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生成的氧化膜表面孔隙大,膜层表面质量无法达到半导体设备的要求。而且现有技术得到的阳极氧化膜的耐击穿电压较差,一般都在2000V左右,应用到半导体设备中极易被击穿,影响半导体的制造。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高绝缘性阳极氧化工艺,兼顾生产效率及氧化膜性能,提高氧化膜表面质量,提高氧化膜的绝缘性,以使适用于半导体设备的关键部件的制造,延长半导体设备的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材料高绝缘性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材料预处理:对材料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直至材料表面均匀;
步骤2、脱脂处理:将打磨好的材料浸入脱脂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至无油污残留后取出;
步骤3、化学抛光:将脱脂完毕的材料进行化学抛光,抛光完毕后取出;
步骤4、酸洗去灰:把经过化学抛光的材料进行酸洗,并去除灰渍;
步骤5、阳极氧化:把酸洗去灰后的材料放入电镀槽中,阳极氧化电压为20-55V,电镀槽中的槽液成份包括草酸30-60g/L、AL3+5-20g/L、柠檬酸钠2-18g/L及复合添加剂1-10g/L,复合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20%柠檬酸、5-20%乙二醇、1-10%三乙醇胺、1-5%草酸钠,余量为水;
步骤6、封孔处理:对阳极氧化后的材料进行封孔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5中槽液的AL3+来源为草酸铝。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5中电镀槽的槽液温度为10-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采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脱脂液采用3%-15%的碱性脱脂液,脱脂液温度为4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3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