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芯弯头储能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83883.0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1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沙;王洪亮;吴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H01R13/641;H01R13/627;H01R24/00;H01R13/502;H01R13/52;H01R13/512;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头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单芯弯头储能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由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组成;插座组件包括公端子、绝缘帽、以及外壳体,外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体,连接体上设有卡环部;插头组件包括尾盖、插头主体、以及插头按钮,尾盖内安装有收紧套和线缆密封圈,插头主体上设有内腔,插头按钮包括滑动筒体、以及滑动板体,滑动板体和滑动筒体均滑动设置在内腔内,插头主体上还设有定位插孔,定位插孔与内腔连通,滑动板体上设有限位体,限位体由弧度小于卡环部的第一弧形体、过度弧体、以及弧度大于等于卡环部的第二弧形体组成。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够实现连接器本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捷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芯弯头储能领域,特别涉及单芯弯头储能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配件领域里,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进步的脚步就虎势蔓延,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社会文明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改变,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也是发挥极致。汽车是能源利用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汽车的用途不由分说,它是很便捷的交通工具,遮风挡雨、说走就走,它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带动一系列和汽车有关的行业进步,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是地球上的能源毕竟有限,我们在发掘采用的同时,也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新能源也是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诞生是汽车史上的重大革新,它方便快捷的同时,又能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等等。
连接器是在新能源汽车进行生产时,线缆连接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连接件,不同的线缆通过两个不同的组件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可伸进插头组件内,使得公端子与母端子电性连接。然后,现在技术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一般都是通过螺纹头和螺纹孔的配合,或者通过扣槽和扣板的配合等硬性配合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安装,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使用者不管是在插座和插头安装,还是对连接器进行拆卸时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而且在施力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插座和插头的磨损或者损坏,不便于连接器后期的使用,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拆装便捷、且稳定实用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单芯弯头储能连接器,结构巧妙,能够实现插座组件和插头之间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并且不会对插头组件或者插座组件造成任何损伤,同时也能保证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便捷实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由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组成;
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上的公端子、以及设置在公端子上的绝缘帽,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可与插头组件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远离外壳体的一端设有与连接体一体成型的卡环部;
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尾盖、可与尾盖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插头主体、以及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设置在插头主体上的插头按钮,所述尾盖内安装有与尾盖同轴设置的收紧套和线缆密封圈,所述插头主体上设有内腔,所述插头按钮包括滑动设置在内腔内的滑动筒体、以及设置在滑动筒体的外部且与滑动筒体一体成型的滑动板体,滑动板体和滑动筒体均滑动设置在内腔内,所述插头主体上还设有可供连接体插入的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与内腔连通,所述滑动板体上设有可在连接体插入定位插孔后作用在卡环部上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由弧度小于卡环部的第一弧形体、过度弧形体、以及弧度大于等于卡环部的第二弧形体组成,第二弧形体、过度弧形体和第一弧形体依次连续分布设置在滑动板体上,第一弧形体和过度弧形体之间形成可在卡环部进入定位插孔时发生接触靠压的靠压部,各个靠压部在插头按钮复位后与卡环部形成面接触;
所述连接体在插头按钮滑动至第二弧形体与卡环部同轴后伸入定位插孔内,并在插头按钮复位后通过各个第一弧形体与卡环部靠压并形成面接触后固定在插头主体上。
进一步的,上述卡环部上靠近外壳体的一端设有止位面,卡环部通过止位面靠压在限位体上并与限位体形成面接触后固定在定位插孔内。
进一步的,上述卡环部上还设有与卡环部同轴设置的第一引导弧面,所述第一引导弧面位于卡环部上背离止位面的一端,第一弧形体、过度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引导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珂耐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3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