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83527.9 | 申请日: | 202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富;刘健豪;陈磊;张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B60H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孙艺宾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置式热泵 空调主机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包括空调主机外壳、鼓风机、空调滤芯、蒸发器、PTC以及Bypass风门;空调主机外壳的内部设有风量输送路径,鼓风机设置在风量输送路径的前端,并用于制造风量;空调滤芯和蒸发器依次设置在风量输送路径的中部,且分别用于除杂和除水;PTC设置在风量输送路径的后端,用于风量加热;风量输送路径与PTC的连接处还设有旁通通道,Bypass风门设置在旁通通道的位置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旁通通道,空调主机外壳上还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与旁通通道和风量输送路径的尾端连通。本发明降低中置式空调主机制冷模式下的风阻,提升制冷性能;实现中置式空调主机热泵功能,提高采暖效率,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低能耗、长续航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热泵空调因其采暖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同时,为了让车辆在相同轴距下获得较大的车内空间,空调主机总成的尺寸也越来越小。
传统的横置式空调主机总成由于其鼓风机横向布置,使得空调主机总成尺寸较大,占用了主仪表台的大部分空间,为了减小空调主机总成尺寸,人们又开发出中置式空调主机总成,节省了主仪表台的空间。然而,现有中置式空调主机总成方案仅能通过PTC加热,采暖效率低;其次,由于空调系统制冷模式所需求的风量大,现有中置式空调主机总成在制冷模式下,气流需全部经过PTC,导致风阻大,空调制冷性能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冷模式下风阻较低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降低中置式空调主机制冷模式下的风阻,提升制冷性能;实现中置式空调主机热泵功能,提高采暖效率,降低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包括空调主机外壳、鼓风机、空调滤芯、蒸发器、PTC以及Bypass风门;
所述空调主机外壳的内部设有风量输送路径,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量输送路径的前端,并用于制造风量;所述空调滤芯和所述蒸发器依次设置在风量输送路径的中部,且分别用于除杂和除水;
所述PTC设置在风量输送路径的后端,用于风量加热;所述风量输送路径与所述PTC的连接处还设有旁通通道,所述Bypass风门设置在所述旁通通道的位置处,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旁通通道,所述空调主机外壳上还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旁通通道和所述风量输送路径的尾端连通。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所述Bypass风门设有两个旋转止点,第一旋转止点位于所述旁通通道上,当所述Bypass风门旋转至第一旋转止点处时,所述旁通通道关闭;第二旋转止点位于所述PTC的旁侧,当所述Bypass风门旋转至第二旋转止点处时,所述旁通通道开启。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空调制冷模式下,所述旁通通道开启,部分风量经由所述旁通通道流向所述出风口;空调制热模式下,所述旁通通道关闭,全部风量经由所述PTC加热后流向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所述空调主机外壳上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设有空调排水口,用于排出所述空调主机外壳内部的凝结水。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所述风量输送路径上位于所述PTC的前侧还设有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与所述PTC共同作用于空调制热。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中置式热泵空调主机总成,当车外温度≤-18℃时,所述PTC和所述车内冷凝器同时开启;当车外温度>-18℃时,所述PTC关闭,所述车内冷凝器单独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3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