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81843.2 | 申请日: | 202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宁运成;林资源;张镇江;赖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B24B1/00;B24B27/033;B24B29/02;C23C14/06;C23C14/02;C23C14/16;C21D9/00;C21D1/18;C23C8/3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张君男 |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切边 模具 硬度 pvd 涂层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处理:采用35000~40000rpm旋转表面抛光机或超声波研磨机对模具材料进行抛光,将各个表面打磨平整,再用100~400目砂纸打磨其表面,使其表面粗化,有利于增加模具材料表面附着力,随后对模具材料依次进行喷砂、超声波清洗和离子溅射清洗去除模具表面的杂质、氧化皮及油污后放置,备用;
S2、模具预处理:在模具涂层制备前,需对模具回火处理三次,首次回火温度500~550℃,保温50~70min,二次以及三次回火温度550~600℃,保温50~60min,空冷,消除固溶处理的应力;
S3、涂层制备:通过物理气象沉积法用在模具材料表面形成约50um离子氮化渗透加硬层并在表面形成约4~8um强化相纳米晶粒多层结构涂层后,再将模具放置涂层设备中,用夹具固定,采刚阴极电弧技术涂层进行沉积,沉积过程中开启Ti靶,通过控制模具基体的旋转速度和每个靶材的引弧时间在模具上沉积TiN生成膜层,涂层层数为10~20,然后开启Cr靶,在模具上沉积Cr/TiN生成复合多层膜;
S4、涂层检测:采用涂层厚度无损检测设备,对涂层后的模具基体表面涂层厚度进行测量5个点的平均厚度作为涂层的厚度值,采用压痕法测量膜基结合力,将洛氏硬度计的锥形金刚石压头,在一定的测试压力下压入被测涂层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除压力,然后观察涂层的压痕及其边缘特征,涂层后模具基体的硬度同样采用洛氏硬度计进行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通过纳米压痕仪进行测量,为减少基体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涂层的最大压痕深度应限制在涂层厚度的1/10以内,施加的载荷为15~25mN,取6个点的平均硬度作为涂层的显微硬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模具材料为SKH-9型模具钢,所述步骤S1中模具材料依次进行喷砂、超声波清洗和离子溅射清洗时间为10~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生成复合多层膜涂层边度值为2.3~2.78μm,所述步骤S3中复合多层膜层数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涂层厚度无损设备所采用系统为射线荧光测量系统(FISCHERSCOPEX.RAYXUL),所述步骤S4中锥形金刚石压头圆锥夹角为120℃、尖顶半径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切边模具硬度的PVD涂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检测时还可选取选用Cr12和Cr12MoV作为模具钢材与SKH-9型模具钢进行对比,所述步骤S4中硬度测试控制在64~66HRC则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18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