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78186.6 | 申请日: | 2023-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懿星;陈怡;张欣;李德福;石玮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G01N21/35;G01N21/47 |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马斌 |
| 地址: | 65050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漫反射 红外 光谱 反应 | ||
1.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盖(1)和基底(27),所述上壳盖(1)和基底(27)通过螺纹密封口(19)密封,形成反应的密闭空间;
所述上壳盖(1)为四棱锥形,侧面开设有红外光入射口(2)、红外光出射口(3)以及观察口(5),所述红外光入射口(2)位于红外光出射口(3)对面,红外光入射口(2)和红外光出射口(3)处设有红外窗口片(4);
所述基底(27)形状为长方体且正中间设有主高压电极(10);所述主高压电极(10)为柱状且下部开设螺纹接口(24),所述主高压电极(10)与设有的横向小直径高压电极(23)相连;所述小直径高压电极(23)从基底(27)前方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高压电极(10)外围设有催化床(13),所述催化床(13)呈环状,所述催化床(13)底部设有导气管(25)和耐高温测温光纤(9);所述导气管(25)与催化床(13)底部平齐,所述导气管(25)连接且连通于基底(27)设有的气体出口(17);所述气体出口(17)开设在基底(27)右侧面;所述耐高温测温光纤(9)部分插入催化床(13)内部且从基底(27)前端中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13)外围设有用于安装介质(12)的第二卡槽(22);所述介质(12)的材质为石英玻璃且形状为环形,所述介质(12)上部向外延伸至与基底(2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12)的外缘设有主接地电极(14),材质为铜且形状为环形;所述介质(12)的上端高于主接地电极(14)上端与主高压电极(10)上端,所述主接地电极(14)的下端与一根小直径接地电极(2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接地电极(20)插入基底(27)内部并从基底(27)左侧面穿出,所述小直径接地电极(20)通过设有的凹槽卡口(21)与一根横向大直径接地电极(8)连接;所述小直径接地电极(20)和大直径接地电极(8)材质均为铜,形状为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接地电极(20)外缘设有加热环(11),所述加热环(11)下端连接设有的导线(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11)外缘设有冷却剂导管(26),基底(27)的右侧面上部设有冷却剂出口(15)和冷却剂入口(16),所述冷却剂导管(26)上端与冷却剂出口(15)相连,下端与冷却剂入口(16)相连;所述冷却剂导管(26)外部设有导气管(25),所述导气管(25)连接且连通于基底(27)设有的气体入口(6),所述气体入口(6)开设在基底(27)左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27)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带孔的硒化锌玻片的第一卡槽(18),所述第一卡槽(18)为圆形且直径大于环形介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盖(1)由PEEK材质制成;所述基底(27)由强韧化耐高温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陶瓷、刚玉其中一种;所述红外窗口片(4)材质为硒化锌;所述主高压电极(10)与小直径高压电极(23)的材质为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81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