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71006.1 | 申请日: | 2023-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4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春;徐立新;程金红;聂亚楠;陈曦灵;任敏;程云;莫亚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锚固 悬浮 隧道 水下 安装 结构 | ||
1.一种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顶升装置、一对轨道、一对轨道槽密封装置和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部分自陆域至海域依次设有顶升室、隔墙和舾装室;所述顶升室的后端为室内部分的背水侧墙,该背水侧墙的下部开设与陆域斜坡段隧道连通的洞口;所述舾装室的前端为室内部分的迎水侧墙,该舾装室的下部设有连接段隧道,该连接段隧道的后端口与所述顶升室连通;所述隔墙在所述连接段隧道的后端口的正上方开设舾装室进口,该舾装室进口采用进口端密封门封堵;所述迎水侧墙在所述连接段隧道的前端口的正上方开设舾装室出口,该舾装室出口采用出口端密封门封堵;
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连接段隧道的前端口的起步段隧道和护坡;所述起步段隧道的前端与悬浮隧道管节的后端对接,所述起步段隧道与连接段隧道的接头处以及起步段隧道与悬浮隧道管节的接头处均设置钢封门;
所述顶升装置安装在所述顶升室的底部;
一对轨道安装在所述连接段隧道的顶面上和起步段隧道的顶面上,该一对轨道与所述悬浮隧道管节的顶面上设置的一对轨道一一对应;
一对轨道槽密封装置与一对轨道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舾装室出口的底部;
所述给排水系统设在所述舾装室与外部水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部分的背水侧墙、迎水侧墙和左右外墙均为地连墙结构;所述隔墙、所述顶升室的左右侧墙、舾装室的左右侧墙以及室内部分的顶板和底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上的舾装室进口和所述迎水侧墙上的舾装室出口均设置钢门框及橡胶止水条;所述进口端密封门为钢板门结构;所述出口端密封门为多隔舱的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密封门由底板和四周侧墙构成沉箱外壳,沉箱外壳内通过若干横隔墙和若干纵隔墙分隔成多个隔舱,横隔墙和纵隔墙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地开设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中均安装连通阀;该出口端密封门的顶标高高于外部水体的最高水位+波浪高+富余高度2~3m,出口端密封门的宽度为所述舾装室出口的宽度+至少8m,出口端密封门的厚度要满足安装、移除及座底的稳定性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密封装置包括容纳所述轨道的钢外壳、一对液压千斤顶和一对钢活塞头;所述钢外壳嵌固在所述迎水侧墙内;一对液压千斤顶水平向地且对称地安装在钢外壳的两侧;一对钢活塞头对称地安装在一对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上,一对钢活塞头的前端面上均设置与所述轨道的侧面形状相吻合的型腔,并在型腔的表面设置橡胶止水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密封装置的钢外壳的四周外表面和底面上均焊接若干插入所述迎水侧墙内的锚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域斜坡段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现浇衬砌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隧道的内径与所述悬浮隧道管节的内径相同,该连接段隧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壁厚要满足所述舾装室的荷载要求,该连接段隧道的底部与所述室内部分的底板锚固,该连接段隧道的左右侧与舾装室的左右侧墙锚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步段隧道的内径与所述悬浮隧道管节的内径相同,该起步段隧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用预制后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固式悬浮隧道水下逐节安装的接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为抛石结构,采用水下抛石、理坡、夯实整平工艺修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10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自动化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制品生产用余料刮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