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挂载式气象监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62860.1 | 申请日: | 2023-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0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岩;王爱芬;李科伟;蔡中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洪岩 |
| 主分类号: | B64U10/14 | 分类号: | B64U10/14;G01W1/08;G01W1/02;B64U10/30;B64U20/80;B64B1/50;B64B1/62;B64B1/64;B64B1/66;B64D47/00;B64U101/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9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挂载式 气象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挂载式气象监测设备,包括外壳和升力装置;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无人机,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加压罐体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加压罐体内盛有氦气;第一连接管设置在加压罐体的一侧,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在无人机的桨叶停止前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开启;充气球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放线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充气球和第一开关阀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放线装置的一侧;牵引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一侧,牵引装置设置有多个,驱动装置能驱动牵引装置与放线装置同步运行,牵引装置分别与充气球的四个角连接,如此在无人机下方挂设的气象监测设备便能准确的对风速风向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挂载式气象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对近地面层(1000m以下)气象垂直变化特征的研究是采用固定点位式的地面气象监测平台,但是这种监测方式由于监测平台的位置是一直固定不可移动的。因此,无法弥补高空气象参数缺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无常气象变化经常无法准确、快速地监测出反映在垂直方向上的气象指标的变化,导致监测准确性不够高和快速反应能力差。
中国专利CN216762156U公开了一种无人飞机载式气象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支架、支撑脚装置、气象监测装置和用于清扫支撑脚装置的清扫装置,所述支撑脚装置设于无人机的两侧,所述支架安装于无机架的底面上,所述气象监测装置安装于支架上,所述清扫装置安装于支架的底面上。
上述方案虽然能对支座进行反复清洁,且扩大了检测范围,但是采用上述方案无人机在飞行的时候,无人家上的桨叶在旋转时所产生的气流会对无人机底部的监测设备产生影响,使得监测设备无法准确的对风速、风向进行监测,这是由于无人机保持自身飞行就需要产生向下的推力,产生推力的气流会紊乱大气中的空气气流,进而使得监测的风速和风向都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挂载式气象监测设备,当无人机的桨叶停止转动之前,控制器会受到桨叶的信号,随后控制器会将第一开关阀开启,由于加压罐体内存有被加压的氦气,随后加压罐体内的氦气便会涌出,由于放线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阀和充气球连接,此时涌出的氦气会通过放线装置进入到充气球内,随着第一开关阀的开启,驱动装置也会一同开启,驱动装置带动放线装置和牵引装置一同启动,在放线装置和牵引装置的牵引下,充气球会逐渐离开外壳,此时无人机的桨叶完全停止,如此在无人机下方挂设的气象监测设备便能准确的对风速风向进行监测。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机挂载式气象监测设备,包括外壳和升力装置;升力装置包括加压罐体、第一开关阀、放线装置、充气球、驱动装置和牵引装置;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无人机,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加压罐体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加压罐体内盛有氦气;第一连接管设置在加压罐体的一侧,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在无人机的桨叶停止前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开启;充气球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放线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充气球和第一开关阀连接,加压罐体通过放线装置将氦气充入充气球内,放线装置能在充气球远离外壳后依旧保持与充气球的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放线装置的一侧,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放线装置运行;牵引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一侧,牵引装置设置有多个,驱动装置能驱动牵引装置与放线装置同步运行,牵引装置分别与充气球的四个角连接。
优选的,升力装置还包括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包括负压罐体、第二开关阀和泵体;负压罐体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的一侧;第二开关阀设置在负压罐体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一直只能开启一个;泵体设置在负压罐体的一侧,负压罐体通过泵体与加压罐体连通。
优选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柱、通气管和整理组件;放线柱沿外壳的高度方向能转动的设置在外壳内部,放线柱内部开有通气管路,通气管路与加压罐体相通;通气管一端与放线柱的侧壁固定连接,通气管与通气管路相通,通气管围绕放线柱的轴线均匀缠绕在放线柱的侧壁上;整理组件设置在通气管的一侧,整理组件用于保证通气管能正确缠绕在放线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洪岩,未经贾洪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2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