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柱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8864.2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欧小靖;马昆;袁瑞恩;罗志伟;施豪;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13/0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构造柱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包括:第一砌筑块,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钢筋预留孔,第一砌筑块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与第一钢筋预留孔连通;第二砌筑块,设置于第一砌筑块的上方,且第二砌筑块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钢筋预留孔,第二钢筋预留孔与第一钢筋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灌浆料由灌浆孔灌注至第二砌筑块的第二钢筋预留孔内,第一钢筋预留孔和第二钢筋预留孔用于设置构造柱的主筋。本发明提供的构造柱,在第一砌筑块的侧面设置灌浆孔,且灌浆孔与第一钢筋预留孔连通,同时在第二砌筑块上的第二钢筋预留孔与第一钢筋预留孔一一对应,使灌浆料由灌浆孔灌注至第二砌筑块的第二钢筋预留孔内,从而提高了构造柱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构造柱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结构的构造柱主要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现浇构造柱的施工方法一般为先植筋,待砌体砌筑完成后再将构造柱纵筋与植筋进行绑扎及箍筋绑扎,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木模板进行模板支设,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现有技术中,二次结构的构造柱需要进行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构造柱所用混凝土方量较小,浇筑过程中需要边浇筑边用塑料锤敲击模板,达到振捣密实砼的作用,使得混凝土浇筑缓慢,且对构造柱的施工工期影响较大,由此传统的构造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使得构造柱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使得构造柱的施工效率较低,对二次结构整体施工的工期影响较大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为了使得上部浇筑口的混凝土充满构造柱,需设置撮箕口,且在构造柱转角处无法设置对拉螺杆,需设置斜撑进行加固,当砌体高度较高时由于无法设置斜撑,使得构造柱在较高的砌体建筑中施工较为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构造柱的施工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以提高构造柱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构造柱,包括:
第一砌筑块,所述第一砌筑块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钢筋预留孔,所述第一砌筑块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与所述第一钢筋预留孔连通;
第二砌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砌筑块的上方,且所述第二砌筑块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钢筋预留孔,所述第二钢筋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钢筋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灌浆料由所述灌浆孔灌注至所述第二砌筑块的第二钢筋预留孔内,所述第一钢筋预留孔和所述第二钢筋预留孔用于设置所述构造柱的主筋。
可选地,在上述构造柱中,所述第一钢筋预留孔至少为四个,且相邻所述第一钢筋预留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灌浆孔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下方。
可选地,在上述构造柱中,所述第一砌筑块为多个,且各个所述第一砌筑块沿所述构造柱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上述构造柱中,所述第二砌筑块包括A砌筑块和B砌筑块,所述A砌筑块的第二钢筋预留孔与所述B砌筑块的第二钢筋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A砌筑块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砌筑块的尺寸,所述B砌筑块的尺寸小于所述A砌筑块的尺寸,以使所述第一砌筑块、所述A砌筑块和所述B砌筑块形成马牙搓结构。
可选地,在上述构造柱中,所述构造柱上设置有拉结筋,用于连接砌体构件。
可选地,在上述构造柱中,所述灌浆孔与所述第一砌筑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且45mm≤d≤55mm。
一种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所述构造柱为如上所述的构造柱,包括步骤:
主体植筋,将钢筋植入承重的主体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8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