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驱动-感知集成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56947.8 | 申请日: | 2023-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康升征;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167 | 分类号: | G01L5/16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驱动 感知 集成 柔性 并联 细胞 传感器 | ||
1.一种压电驱动-感知集成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探针(5)、上盖板(4)、柔性并联弹性体(3)、电路板(2)和下盖板(1),所述探针(5)与柔性并联弹性体(3)相连,所述电路板(2)、柔性并联弹性体(3)和上盖板(4)均与下盖板(1)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并联弹性体(3)自上而下依次包含第一平台(33)、柔性梁(31)和第二平台(32),所述柔性梁(31)两侧分别设有PVDF薄膜(36)和MFC薄膜(37);所述电路板(2)内部集成有主控电路、用于将PVDF薄膜(36)感知到的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感知层电路、用于将所述主控电路产生的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来驱动MFC薄膜(37)的驱动层电路和收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并联弹性体(3)为一体化六自由度柔性并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VDF薄膜(36)作为感知层,所述MFC薄膜(37)作为驱动层,分别对称粘结于所述柔性梁(31)两侧,共同构成压电敏感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及反馈控制算法,并将有效测量信号通过收发电路传输给上位机,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3)中心位置设有带内螺纹孔的凸台(34),所述探针(5)的圆柱底端具有与所述凸台(34)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探针(5)从所述上盖板(4)中间开有的通孔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32)采用圆环形状,所述圆环内周部的直径与所述电路板(2)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3)与所述第二平台(32)的外径和内圈直径均相同,且与柔性梁(31)连接处的中心点所构成圆的直径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梁(31)为绕柔性并联弹性体(3)的中心线两两旋转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1)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盖板(4)且孔位与第一连接孔(41)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平台(32)且孔位与第二连接孔(35)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2)且孔位与第三连接孔(21)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柔性并联细胞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的外壁(42)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柔性并联弹性体(3)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69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高速PCB产品插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振波球囊扩张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