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55702.3 | 申请日: | 2023-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何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6;H02H1/00;H02M5/10;H02M7/06;H02M1/0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郑红萍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可调 直流 单线 保护 设备 | ||
1.一种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的主电路模块、驱动模块及保护模块;
所述主电路模块包括变压器T1与变压器T2,所述变压器T1具备原边线圈L1-1、原边线圈L1-2与副边线圈L1-3,所述变压器T2具备原边线圈L2-1、原边线圈L2-2与副边线圈L2-3,输入电源的正极A+分别连接原边线圈L2-1与原边线圈L2-2,且原边线圈L1-1连接原边线圈L2-1,原边线圈L1-2连接原边线圈L2-2;
变压器T1用以产生直流辅助电源,为所述驱动模块供电,所述直流辅助电源的正极为B+,负极为B-,且B-接地;
所述主电路模块还包括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栅源电阻R1、栅源电阻R2、取样电阻R0与负载电阻RL,场效应管V1的源极连接取样电阻R0一端,取样电阻R0另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L一端;
所述驱动模块采用集成电路D1,集成电路D1具备非门D1.1、非门D1.2、非门D1.3、非门D1.4、非门D1.5及非门D1.6,并由非门D1.1、非门D1.2、非门D1.3、非门D1.4及非门D1.5构成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用以输出不同波形的驱动信号,驱动场效应管V1与场效应管V2导通或截止;
其中,非门1.3经并联的电容C3与电阻R4连接场效应管V1的栅极,向场效应管V1输出驱动信号S(d),非门1.4经并联的电容C2与电阻R3连接场效应管V2的栅极,向场效应管V2输出驱动信号S(g);
以及,变压器T2用以测定负载电阻RL的电流值;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电压基准源N1、电压基准源N2与电容C7,电压基准源N2经非门D1.6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VD5与电阻R12向电容C7充电,电压基准源N1经电阻R15接所述直流辅助电源的正极B+,电压基准源N2经电阻R16接所述直流辅助电源的正极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边线圈L1-1与原边线圈L1-2的线圈匝数相同,原边线圈L2-1与原边线圈L2-2的线圈匝数相同;
对原边线圈L1-1、原边线圈L1-2、原边线圈L2-1与原边线圈L2-2所具备的两个端子分别标记为*端与+端;
输入电源的正极A+分别连接原边线圈L1-1与原边线圈L1-2的异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样电阻R0与负载电阻RL组合构成零电位参考点,为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保护模块提供电位参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阻R19一端与电容C11一端连接非门D1.1的输入端h,电阻R19另一端连接非门D1.1的输出端a,电容C11另一端接地,组合构成方波振荡器,输出占空比为0.5,频率为100KHz的方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门D1.2的输入端接非门D1.1的输出端a,非门D1.2的输出端b与非门D1.5的输入端、电容C10及非门D1.3的输入端连接,非门D1.5的输出端e连接电阻R17一端与二极管VD1的阴极,电阻R17另一端与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非门D1.4的输入端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端a的波形与输出端b的波形反相;
受电阻R18及电容C10积分延迟影响,输入端c的波形的上升沿相对输出端b的波形的上升沿延时;
输出端d的波形即为驱动信号S(d),其与输出端c的波形反相;
输出端e的波形与输出端a的波形相同;
受电阻R17及电容C9积分延迟影像,输入端f的波形的上升沿相对输出端e的波形的上升沿延时;
输出端g的波形即为驱动信号S(g),其与输入端f的波形反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57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