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膀胱进入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51834.9 | 申请日: | 2023-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9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强;王成勇;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00;A61B10/04;A61B8/12;A61B8/00;A61B1/04;A61B1/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史凯 |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膀胱 进入 器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进入器械,包括中端部,和所述中端部一端固定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和所述中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后端部,所述中端部内开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内设置有移动棒,所述移动棒和移动环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移动环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中端部,所述移动环的侧壁上环形阵列安装有若干握杆,所述移动棒内设置有用于获取尿液的吸液机构,所述吸液机构包括孔槽、吸杆和抽拉筒以及密封块。本发明除了可以对膀胱内病灶部位观察,从而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和外观以及范围,还可以对病灶部位的组织细胞和组织液获取化验,从而对膀胱病变部位全面检查和诊断,以此增加膀胱病变检查和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进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膀胱进入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膀胱镜及膀胱镜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泌尿外科诊治病症的重要工具,目前临床医学上,了解膀胱病变情况主要是依靠体外B超、CT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关于一种膀胱进入器械的研究,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1606852B的超声膀胱镜,该超声膀胱镜把经改造的硬质膀胱镜与微型超声探头有机结合,形成超声膀胱镜,既具有膀胱镜的功能,又具有超声检查功能。膀胱镜进入膀胱后,微型超声探头以膀胱镜为平台,在膀胱镜摄像系统的监视下,微型超声探头经膀胱镜的器械通道直接进入膀胱,在清晰地直接观察膀胱腔内情况的同时,膀胱充满液体的情况下,微型超声探头对膀胱由内向外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为腔体进行360°的环形扫描、线性扫描或者三维重建,使得微型超声探头更能直接接近病灶;另外,采用高频技术更清晰显示病变,从而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可以膀胱镜诊治各种膀胱疾病,以提高膀胱检查、诊断、手术的准确性,弥补了目前诊疗方法的不足。
但是还存在如下不足:由上述的陈述可知,通过微型超声探头仅仅可以观察膀胱腔内情况,而很多膀胱病变情况需要刮取一块组织或通过组织液化验才能知道具体的病症,从而增加膀胱病变检查和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增加手术成功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膀胱进入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膀胱进入器械,包括中端部,和所述中端部一端固定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和所述中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后端部,所述中端部内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设置有移动棒,所述移动棒和移动环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环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中端部,所述移动环的侧壁上安装有握杆,所述移动棒内设置有用于获取尿液的吸液机构,所述吸液机构包括孔槽、吸杆和抽拉筒以及密封块,所述孔槽开设于所述移动棒内,所述吸杆设置于孔槽内,所述吸杆一端伸出所述移动棒,另一端和抽拉筒的进液孔连通,所述吸杆的侧壁开设有流液孔,所述抽拉筒下侧连通有滑动筒,所述抽拉筒内径小于所述滑动筒内径,所述抽拉筒内滑动连接有所述密封块,所述滑动筒远离所述抽拉筒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有鼓风泵,所述移动棒内且靠近所述膀胱的一端设置有积液箱,所述积液箱的进液孔和所述流液孔相通,所述移动棒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获取膀胱组织的刮取机构,所述刮取机构包括第二空槽、T型杆和升降块以及拉伸弹簧,所述第二空槽开设于所述移动棒内,所述第二空槽内设置有所述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连接有升降块,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空槽,所述升降块远离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刮取棒,所述升降块活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棒内开设的第三空槽,所述T型杆位于所述第二空槽的一端和第二空槽的底部弹性连接有所述拉伸弹簧。
优选的,所述握杆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中端部的外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前端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方设置有放置膀胱组织的箱体。
优选的,所述刮取棒的材质为软质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1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