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沟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246854.7 | 申请日: | 2023-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查俊杰;刘艺璇;宁亚飞;查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星河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5/08 | 分类号: | E02F5/08;E02F5/14 |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牟迅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沟机 | ||
一种开沟机,涉及土层或岩石掘进机械领域,包括前车、工作部、后车、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前车和后车均设置行走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开沟机既能适用在坚固性程度普氏系数f6以上的硬岩岩石环境进行施工工作,也能对坚固性系数较低的例如普氏系数f6的岩石、流砂、土壤进行施工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开沟机,破碎岩石能力强,施工成本低、效率高,施工获得的沟槽断面形状规则,毋需后续对沟槽断面整型、定型的繁杂工作。配备全智能控制系统后,带有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在井下巷道中井下自主工作,一次性将沟槽施工出来,达到无人化全程自动施工目的,实现设备的智能识别、智能规划、机器换人无人则安、安全高效的升级换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层或岩石掘进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沟机。
背景技术
为了在岩石巷道中施工获得排水水沟,传统的施工方法都是打眼放炮,或者是凿岩机械利用冲击破碎原理进行岩石破碎掘进。随着矿山领域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再采用放炮的施工方法会拖累矿井的整体安全高效水平,但是采用传统的机械冲击破碎岩石效率又极其低下。另外,前述传统的钻爆法、冲击破碎法得到的沟槽断面形状不规则,后续需要繁杂的工作对沟槽断面整型、定型。在探索新的施工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水刀切割,无齿锯切割,破碎锤挖掘,铣挖机切割等方法,但是这些方式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间时间长,需要大量人工,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近似技术领域中,例如土地开沟,电缆、管路敷设埋沟,战壕挖沟等,现有施工机械一般仅适用坚固性系数即普氏系数f2的土壤、松散性岩石、软弱岩石等工作环境,不适用在普氏系数f2的中等坚固性程度以上的岩石环境,尤其是无法对坚固性程度为普氏系数f6的硬岩岩石进行施工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适用在坚固性程度普氏系数f6以上的硬岩岩石环境进行施工工作的开沟机,当然该开沟机也能对坚固性系数较低的,例如普氏系数f6的岩石、流砂、土壤进行施工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开沟机,破碎岩石能力强,施工成本低、效率高,施工获得的沟槽断面形状规则,毋需后续对沟槽断面整型、定型的繁杂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开沟机,配备全智能控制系统后,带有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在井下巷道中井下自主工作,一次性将沟槽施工出来,达到无人化全程自动施工目的,实现设备的智能识别、智能规划、机器换人无人则安、安全高效的升级换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沟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车、工作部、后车,还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所述前车和后车均设置行走机构,所述工作部包括工作部主梁、工作部底盘、刀盘齿轮箱、马达装置,工作刀盘;所述工作部主梁的两端分别与前车和后车活动连接;所述工作部底盘与工作部主梁滑动连接,用于驱动工作部底盘沿工作部主梁在前后方向往复滑动的刀盘前后行进油缸,所述刀盘前后行进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部主梁上、另一端与工作部底盘铰接;所述刀盘齿轮箱与工作部底盘滑动连接,用于驱动刀盘齿轮箱沿工作部底盘在垂直方向往复滑动的刀盘升降油缸,所述刀盘升降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工作部底盘上、另一端与刀盘齿轮箱铰接;所述工作刀盘整体呈圆盘型并通过设置在其圆心的驱动主轴与刀盘齿轮箱连接,工作刀盘的外缘圆周方向上设有破碎装置;所述马达装置与刀盘齿轮箱的齿轮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主轴输出动力,用于带动工作刀盘旋转。
进一步的,一种开沟机,所述前车设有前转向关节和前关节底座,所述前转向关节在水平方向上可旋转的连接到前关节底座,所述前关节底座与前车本体滑动连接,用于驱动前关节底座在水平方向左右往复滑动的前关节水平调节油缸,所述前关节水平调节油缸一端铰接在前车本体上、另一端与前关节底座铰接;所述后车设有后转向关节和后关节底座,所述后转向关节在水平方向上可旋转的连接到后关节底座,所述后关节底座与后车本体滑动连接,用于驱动后关节底座在水平方向左右往复滑动的后关节水平调节油缸,所述后关节水平调节油缸的一端铰接在后车本体上、另一端与后关节底座铰接;所述工作部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转向关节和后转向关节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星河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星河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6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