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腕部体温动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6601.X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黄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1J5/00;G01K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尹益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手表 腕部 体温 动态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和基于智能手表的腕部体温动态监测方法,通过设置运动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腕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与所述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智能手表的运动状态与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判断环境温度的稳定性,以在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执行腕部体温测量,能够减小环境温度对腕部体温自动监测的准确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腕部体温动态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使用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监测成为了人们经常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功能之一。体温是反映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人们一般根据体温来判断是否发烧。虽然在发烧状态下,人们的腕部体温也会升高,然而由于腕部一般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其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非常大,目前常用的腕部体温测量手段所测得的体温并不准确,过大的测量误差使得用智能手表等所测得的腕部体温并不具备有效性,因此市面上常见的腕部穿戴设备均未集成体温监测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上海理工大学的李峥等在《基于腕部测温的可穿戴体温检测装置设计》中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仅需测量腕部定点温度,经红外测温修正算法和体温补偿算法后获得人体体温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在医用体温检测仪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对提出的温度修正和补偿算法进行优化,建立体温与腕部温度、环境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了测量腕部体温的准确性。但是上述方法是在实验室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下实现的,仅适用于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场合下使用,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是人们贴身携带的物品,由于人们日常活动场合频繁变化,例如从室内到室外,或从室外到室内的位置变化,使得智能手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即使用户静止不动,如果用户处在户外环境下,空气的流动也会导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上述温度修正和补偿算法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腕部体温动态监测方法,能够减小环境温度对腕部体温自动监测的准确性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设置在智能手表内部的运动传感器、设置在智能手表的上表面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手表的下表面用于测量腕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与所述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智能手表的运动状态与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判断环境温度的稳定性,以在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执行腕部体温测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腕部体温动态监测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的操作或者根据智能手表存储的体温监测配置信息启动腕部体温监测程序;
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手表上的运动传感器监测所述智能手表的运动状态;
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手表的上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从所述体温监测配置信息中获取预先配置的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手表的下表面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用户腕部体温的腕部体温监测周期;
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
判断所述计时器的计时与所述腕部体温监测周期是否相等;
当所述计时器的计时与所述腕部体温监测周期相等时,根据所述智能手表的运动状态与所述智能手表周边的环境温度判断环境温度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保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保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6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更新优化方法及AI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伏汇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