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丙草胺与异噁草松混配的除草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6368.5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克百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26 | 分类号: | A01N37/26;A01N43/80;A01N25/04;A01P13/00;A01G13/0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心知意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60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002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丙草胺 异噁草松混配 除草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丙草胺与异噁草松混配的除草剂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所述除草剂为异丙草胺和异噁草松混配制成的73%异丙·异噁松乳油,针对甘薯田使用,对甘薯栽插前期的已出土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封闭时间长,可减少重复用药,有效降低劳动和用药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人工用药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丙草胺与异噁草松混配的除草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甘薯种植主要集中于夏季,高温多雨条件下杂草发生量大,同时由于甘薯属旋花科蔓生草本,种植方式主要是起垄种植,垄距宽度较宽(有些垄距达1.5米),导致甘薯苗期长势慢,封行迟,杂草发生量明显多于同期种植的其他旱作物田,因此移栽前的土壤处理、移栽后缓苗活棵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草的竞争性危害。
目前适用于甘薯等经济作物田的化学除草剂相对较少,我国登记在甘薯田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很少,仅有9个登记证。1个为异丙草胺乳油在甘薯田进行移栽前土壤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其中4个为灭草松水剂和另外4个是精喹禾灵与唑嘧磺草胺的单剂及复配制剂在甘薯田苗后进行茎叶处理。实际使用中,农民用药随意性较大,多参考类似作物使用异丙甲草胺、二甲戊乐灵、乙草胺等等在移栽前土壤处理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使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等茎叶处理控制禾本科杂草,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等结合防除。上述化学除草技术的不足之处表现为:①甘薯田在缓苗后,虽然使用再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等茎叶处理控制禾本科杂草,但甘薯田主要防治杂草仍为阔叶类杂草,如反枝苋、春蓼、鳢肠、藜、铁苋菜等;②灭草松、唑嘧磺草胺虽然在甘薯田进行茎叶处理防除阔叶类杂草,但对甘薯有很高的抑制率,严重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乃至影响产量;③目前移栽前土壤处理(苗前封闭)依旧是实际使用中首要选择,但甘薯田进行移栽前,部分种植甘薯耕地就已经出现马唐、自生麦苗、田旋花、藜等幼苗已经发生、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均无茎叶处理能力,不能有效的抑制杂草;④甘薯一个收获季节,农户在甘薯缓苗后使用异丙甲草胺和敌草快复配结合防治,一方面利用异丙甲草胺的封闭作用(土壤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敌草快茎叶处理能力,但因为异丙甲草胺封闭时间较短等问题,随着雨季的到来,杂草的不断发生至少使用2-3次,大大的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人工用药风险,此外敌草快同百草枯(国家已经禁止销售)属于一类,人误食用后,对人体有不可逆的伤害作用,危险性高。
综上,甘薯栽插前期的已出土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很难控制,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能够推广使用的甘薯田杂草防除技术,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甘薯作物田的现有的化学除草剂相对较少,对甘薯栽插前期的已出土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防除能力差、封闭时间较短、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甘薯田使用的异丙草胺与异噁草松混配的除草剂及其应用,所述的除草剂对甘薯栽插前期的已出土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封闭时间长,可减少重复用药,有效降低劳动和用药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人工用药风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丙草胺与异噁草松混配的除草剂,所述除草剂为异丙草胺和异噁草松混配制成的73%异丙·异噁松乳油。
其中,异丙草胺和异噁草松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a)异丙草胺
ISO通用名称:Propisochlor
CIPAC数字代号:836
CAS登录号:86763-47-5
化学名称:2-氯-N-(异丙基甲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
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克百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克百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6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