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6356.2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国;邓宏;齐增亮;王小龙;王丹;全定可;梁盛林;李飞刚;张佳雯;杨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芯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43 | 代理人: | 徐丽昕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湿柜蜗式 湿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属于湿度控制领域,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通过蜗形壳体的设置,可在较小的空间内大大延长湿气流的流动路径,配合蜗形壳体表面包裹的除湿层对湿气流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可显著提高对湿气流中水分的吸附效果,除湿更加充分,除湿层表面呈波浪状的多个凸起可增大与湿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对湿气流产生一定的阻碍,进而对湿气流进行分散,增强对湿气流中水分的吸附效果,蜗形壳体内部的梳形板可对蜗形壳体进行支撑,使得蜗形壳体不易变形,同时,湿气流沿着蜗形壳体内侧流动的过程中,梳齿端可对湿气流起到一个挤压和分散的作用,从而使得湿气流与除湿层接触更加充分,提高除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度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博物馆文物储藏柜是用于保存珍贵文物,为了使文物不变形、不质变及不失效,能够为文物模拟其适宜存储环境的设备。柜体通过运用内置的工作模块来控制柜内湿度,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效果,也可称之为恒湿柜。
本发明的恒湿柜集现有技术中的加湿、除湿、净化、实时查看等功能为一体,是目前文博行业主导的,湿度优先、微环境调控的主流设备。能有效调节保存环境的湿度及空气洁净度,避免对湿度和空气污染物敏感型的文物(如漆木器、纸张及织绣类)发生变形、起翘、酥粉、变色、虫蛀及霉变等病症,有效降低馆藏文物的自然损坏率,提升馆藏文物收藏保管能力。
恒湿柜依靠其内部的智能检测系统精准判断柜内环境的湿度,根据不同种类的文物,湿度要求不一样,有的加湿,有的需要除湿,最终保持在恒定的湿度,比如,有的青铜器是20%RH的恒定湿度,有的古籍书籍是60%RH的恒定湿度,现有的恒湿柜通常仅采用除湿颗粒进行除湿,湿气流经过时,利用除湿颗粒吸附气流中的水分,从而实现对气流的除湿处理,但是此种除湿方式由于除湿的箱体高度有限,除湿的路径相对较短,导致除湿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它可以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大大延长湿气流的流动路径,配合蜗形壳体表面包裹的除湿层对湿气流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可显著提高对湿气流中水分的吸附效果,除湿更加充分。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恒湿柜蜗式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恒湿柜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湿度探头对恒湿柜内部的湿度进行监测;
S2、当湿度探头监测到恒湿柜内部湿度高于最高阈值时,利用控制模组控制除湿模组进行除湿:
设置于除湿模块下部的风道模块将外部湿空气吸入至除湿模块处,经由吸气口进入蜗形壳体中,并沿着蜗形壳体多圈流动,利用蜗形壳体表面包裹的除湿层对湿气流中的水分进行吸附;
除湿层的表面呈波浪状的多个吸水条增大与湿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对湿气流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增强对湿气流中水分的吸附;
湿气流在风道模块的作用下对吸水条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吸水条吸附湿气流中水分的同时,还在湿气流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吸水条形变过程中将其内部的水分挤压出来,从蜗形壳体上的导水孔处流入设置于蜗形壳体内部的导水腔中,最终收集于与蜗形壳体相连通的集水盒中;
S3、利用泄水管将集水盒与加湿模组的储水箱相连通,使得蜗形除湿结构除湿作用收集的水回流到加湿模组的储水箱中,供后续加湿模组加湿使用。
进一步的,恒湿柜包括柜体,柜体内侧安装有温湿度监测模组、除湿模组和加湿模组;
温湿度监测模组包括多个设置于柜体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湿度探头;
除湿模组设置于柜体内靠近底部处,包括除湿模块和风道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6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