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2712.3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梅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安瑞电热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电伴热 用电 热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涉及电热带领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线,两条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导电塑料层,所述导电塑料层两侧沿电流方向皆间隔设置有开口,所述导电塑料层外包裹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外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呈网状结构,且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编织层外包裹有外绝缘层。本发明通过在导电塑料层上间隔设置开口结构,同时在内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覆铝合金编织网,电热带向未与管道贴合的一侧轻微转向,使电热带的底面能够完全贴合管道的外壁,能够很好的适应管道的弯折部分,有效避免电热带与管道贴合不紧密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带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
背景技术
电伴热用电热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道(储罐)保温及防冻方案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替代传统的蒸汽伴热与热水伴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管道的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正常工作要求。
现有的自控电伴热用电热带由导电塑料和二根平行母线加绝缘层、金属屏蔽网、防腐外套构成,其中由塑料加导电碳粒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导电塑料是发热核心,当伴热线周围温度较低时,导电塑料产生微分子收缩,碳粒连接形成电路使电流通过,电热带便开始发热;而温度较高时,导电塑料产生微分子膨胀,碳粒逐渐分开,导致电路中断,电阻上升,伴热线自动减少功率输出,发热量便降低,当周围温度变冷时,塑料又恢复到微分子收缩状态,碳粒相应连接起来形成电路,电热带发热功率又自动上升,电热带安装时不得破坏绝缘层,应紧贴于被加热体以提高热效率,若被伴热体为非金属体,应用黏胶带增大接触传热面积,以尼龙扎带固定,在固定后的电热带外再包裹保温层。
现有的电热带在应用于管道的电伴热工程时,常见的有螺旋缠绕管道外壁与平行管道轴线贴合管道外壁两种与管道贴合的方式,其中,螺旋缠绕管道外壁的方式大多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管道,同时对电热带的利用率较高,伴热过程导热也较为均匀,另一种平行管道轴线贴合管道外壁的方式大多适用于大直径的管道。
在电热带螺旋缠绕管道外壁与管道贴合的方式中,由于现有的管道存在着诸多弯折的部分,截面扁平的电热带在管道外壁螺旋缠绕时,易因缠绕过程中所形成的螺旋状电热带的螺距不同而导致部分区域的电热带与管道接触不良,尤其是在管道的弯折部分,电热带在缠绕时更易出现与管道接触不良的情况,进而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电热带的热传导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的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存在螺旋缠绕管道外壁时,易出现与管道外壁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以解决现有的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存在螺旋缠绕管道外壁时,易出现与管道外壁贴合不紧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电伴热用电热带,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线,两条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导电塑料层,所述导电塑料层两侧沿电流方向皆间隔设置有开口,所述导电塑料层外包裹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外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呈网状结构,且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编织层外包裹有外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电塑料层上间隔设置开口结构,同时在内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覆铝合金编织网,当电热带在管道外壁缠绕的过程中出现因螺旋状的电热带螺距不同而使一侧导线远离管道外壁的情况时,手动将电热带摁紧在管道外壁,此时电热带未与管道贴合一侧的开口结构收拢,进而使这一侧的电热带长度缩短,电热带向未与管道贴合的一侧轻微转向,使电热带的底面能够完全贴合管道的外壁,同时铝合金编织网再此过程中受到挤压形变而定型,进而起到使电热带保持贴合管道外壁且不回弹的状态,而后再使用扎带捆扎,即可使电热带便捷且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的外壁,能够很好的适应管道的弯折部分,有效避免电热带与管道贴合不紧密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塑料层两侧开口的间距为开口宽度的四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导电塑料层在开口处有着足够的形变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安瑞电热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安瑞电热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2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