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37594.7 | 申请日: | 2023-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硕;王嘉琪;陈君亮;赵子贺;刘勇;许文隽;张弛;康梦田;王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8/2413 | 分类号: | G06F18/2413;A61B5/00;G06F18/2431;G06F18/2135;G06F18/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郑哲琦;吴昊 |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呼吸 暂停 综合征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获取多个用户的各类的样本生理信号;将各类的样本生理信号输入至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基于各信号特征建立能量特征数据集;使用能量特征数据集对K最近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于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分类模型。在采集得到用户的身体的各种样本生理信号后,利用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提取信号特征,利用能量特征数据集合对K最近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能够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分类模型,不仅识别出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识别出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种类,识别更为高效、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可分为中枢型、阻塞型及混合型。
SAS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危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SAS风险评估至关重要。SAS会影响多种生理信号,如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眼电图(EOG)、肌电图(EMG)、呼吸、姿态、血氧饱和度等。多导睡眠描记术(PSG)可全面记录人在睡眠时的生理变化,是SAS风险评估金标准。然而,由于PSG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医师辅助,且价格昂贵,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目前,已有一些技术可用于非医院环境中的SAS风险评估,如基于脑电图、眼动追踪的睡眠监测技术。脑电波和眼动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人的睡眠状态,从而揭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风险,因此评估精度较高。然而,这两种技术所需设备佩戴复杂、价格高昂,推广较为困难。
目前缺乏快速、准确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种类的手段。因此,如何快速、准确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种类的是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获取多个用户的各类的样本生理信号;
将各类的所述样本生理信号输入至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
基于各所述信号特征建立能量特征数据集;
使用所述能量特征数据集对K最近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于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分类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各类的所述样本生理信号输入至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的步骤包括:
将各类的所述样本生理信号输入至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基于时频的所述信号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各类的所述样本生理信号输入至基于Mallat分解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对各类的所述样本生理信号分别进行切割,得到多个信号单元;
通过haar小波对各所述信号单元进行五层的Mallat分解,得到的低频信号的能量和高频信号的能量,对所述低频信号的能量和所述高频信号的能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构成能量向量,将所述能量向量作为所述信号单元的所述信号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haar小波对各所述信号单元进行五层的Mallat分解,得到的低频信号的能量和高频信号的能量,对所述低频信号的能量和所述高频信号的能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构成能量向量,将所述能量向量作为所述信号单元的所述信号特征的步骤包括:
通过haar小波对各所述信号单元进行五层的Mallat分解,得到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7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