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材料一次开合模混合成形方法、工艺和零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5318.7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志;李小强;丁振;宋凯;成刚;阮尚文;谢亚苏;张胜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B22D19/16;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岳东升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材料 一次 开合模 混合 成形 方法 工艺 零部件 | ||
1.一种多元材料一次开合模混合成形方法,具体包括依次执行如下步骤:
金属管坯放入模具型腔内;
模具合模,并密封所述金属管坯两端;
将所述金属管坯加热至第一指定温度;
金属管坯胀形步骤,包括向一侧金属管坯端口内注入第一压力高压胀形介质,使金属管坯的管壁贴模;
其特征在于:
金属管坯胀形步骤还包括:向所述模具型腔内壁与所述金属管坯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注入第一压力胀形介质,用于控制金属管坯局部位置的变形量;
第一材料注射:第一压力胀形介质泄压回收;调节所述模具型腔温度至第二指定温度,向位于所述模具型腔内壁与所述金属管坯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一材料空间注入液态或半固态的第一材料,实现第一材料一体成型接合在胀形后的金属管坯上,所述第一材料不同于所述金属管的金属材料;
模具内快速淬火后脱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第一材料注射过程中,向所述模具型腔内壁与金属管坯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材料空间内注入第二压力胀形介质用于控制金属管坯局部位置的变形量,所述第二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金属管坯的金属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材料注射步骤之后,淬火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二压力胀形介质泄压回收;调节模具型腔温度至第三指定温度,向位于模具型腔内壁与金属管坯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材料空间内注入液态或半固态的第二材料,实现第二材料、第一材料一体成型接合在胀形后的金属管坯上;
或者,
第一材料注射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向位于模具型腔内壁与金属管坯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材料空间内注入液态或半固态的第二材料,实现第二材料、第一材料一体成型接合在胀形后的金属管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第一材料注射过程中同步向所述金属管坯内注入第三压力胀形介质用于控制管坯局部位置的变形量;或者在整个第二材料注射过程中同步向金属管坯内注入第四压力胀形介质用于控制管坯局部位置的变形量。
5.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是金属,所述第二材料是非金属。
6.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是铝、镁或铝镁合金,所述第二材料是塑料或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坯类型包括钢管坯、铝管坯、碳包管、填充增强材料的碳包管,所述碳包管为金属管坯外层包覆碳纤维材料,所述填充增强材料为金属管坯内填充发泡铝、发泡胶、发泡剂。
8.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定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温度;所述第三指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指定温度或所述第二指定温度。
9.一种多元材料一次开合模混合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多元材料零部件,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53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出芽率和出芽速度的小麦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