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4416.9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箫;马银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箫 |
主分类号: | C25D21/06 | 分类号: | C25D21/06;C25D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固体 废料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槽体,槽体的内部插设有阳极碳棒;废料收集箱,设置在槽体的一侧,废料收集箱与槽体之间开设有连通废料收集箱内部与槽体内部的废料出口,废料出口高于槽体内部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废料收集箱上铰接有封闭门;传输机构,设置在槽体的内部且位于阳极碳棒的下方,传输机构的一端靠近槽体远离废料出口一侧的内壁,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贯穿废料出口,传输机构用于将固体废料传输至废料收集箱的内部;过滤板,设置在废料收集箱的内壁上,过滤板位于废料出口的下方。本发明通过设置传输机构、废料收集箱和过滤板,能够实现阳极炭渣的自动回收,节约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
在电解铝的过程中,主要会产生阳极炭渣这种固体废料,冰晶石-氧化铝电解质体系的阳极使用煅烧后的石油焦破碎成不同的粒级与煤沥青混合、混捏成型,再经焙烧后制成。在铝电解的生产过程,炭阳极不断消耗,理论上每电解生产一吨金属铝需要消耗0.334吨炭阳极,而实际上每生产一吨金属铝,炭阳极消耗在0.4吨以上,即实际炭阳极消耗要比理论炭阳极消耗多70kg/t-Al左右,有的高达100kg/t-Al以上,这多消耗的70~100kg/t-Al主要是空气和电解槽中的CO2对炭阳极进行氧化而损失掉,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消耗是电解过程中部分炭从阳极上脱落进入电解槽中成为炭渣。这种炭渣有细粉状和颗粒状,混熔于或悬浮于电解质中不仅会影响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电导率、粘度等,还对电解槽的工作状态和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造成影响。因而需要电解工人定期将这些炭渣从电解槽中捞出,而捞出的炭渣中又粘附了大量的电解质,比例约占70%,电解铝厂将这种炭渣弃之不用,也有的将大块的含电解质成分过高的炭渣炭块破碎后,返回到电解槽中,而细小的炭渣仍被弃掉,进而造成炭和电解质的损耗并对环境造成污染。通常工业电解槽中每生产1吨铝约产生3~5kg炭渣,一个年产50万吨金属铝的电解铝厂,一年的炭渣量约为1500~2000吨。
阳极炭渣中的炭、电解质组分和炭的化合物组分具有非常大的回收价值的组分,且量大,因此要对电解槽内部的阳极炭渣进行打捞并回收利用,但电解槽的清理工作始终是个难题,实际使用电解铝电解槽清理装置时,由于清理装置自重较大,无法长时间对电解铝电解槽清理装置进行拿取操作使用,浪费工人体力,会降低电解铝电解槽清理装置的实用性,当手动操作时,会增加操作工人的工作量,为此,从事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改进了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电解固体废料回收装置,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内部插设有阳极碳棒;
废料收集箱,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一侧,所述废料收集箱与所述槽体之间开设有连通所述废料收集箱内部与所述槽体内部的废料出口,所述废料出口高于所述槽体内部电解液的液面高度,所述废料收集箱上铰接有封闭门;
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阳极碳棒的下方,所述传输机构的一端靠近所述槽体远离所述废料出口一侧的内壁,所述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废料出口,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固体废料传输至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内部;
过滤板,设置在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内壁上,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废料出口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箫,未经朱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4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