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摩擦力矩耦合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1410.6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祺;刘丹丹;索梦泽;沈思佟;李彬;马跃;臧希喆;张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38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机器人 摩擦 力矩 耦合 补偿 方法 | ||
1.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摩擦力矩耦合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等效负载惯量,过程如下:
第一步,并联机器人的期望轨迹通过插补模块进行插补,插补后的代码执行并联机器人的位置逆解,求得各关节期望转角θdi并作为并联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控制算法的输入;
第二步,采集当前时刻各驱动关节电机的期望转角θdi,利用并联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并联机器人的关节j作用于并联机器人的关节i的等效负载惯量mij,
i,j=1,2,…,n;n代表关节总数,并储存在系统数据寄存器中以备调用;
步骤二、采集并联机器人各驱动关节电机期望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过程如下:
将采集到的当前时刻各驱动关节电机的期望转角θdi作一阶、二阶微分,得到各驱动关节的期望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然后将驱动关节的期望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储存在系统数据寄存器中以备调用;
步骤三、计算伺服增益特性匹配系数,过程为:
采集当前时刻各驱动关节位置、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位置控制器比例增益Kpj,与速度控制器比例增益Kvj,j=1,2,…,n;利用下式计算伺服增益特性匹配系数aij并储存在系统数据寄存器中以备调用:
步骤四、利用上述当前时刻系统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采用如下摩擦力矩补偿算法计算并联机器人各关节的摩擦力矩补偿值Ffi,用于补偿至速度控制器的输出端:
其中,μc=0.0014,表示电机轴运动时的库伦摩擦系数、μv=0.01,表示电机轴运动时的粘滞摩擦系数;mij为并联机器人的关节j作用于并联机器人的关节i的等效负载惯量mij,i,j=1,2,…,n;表示并联机器人关节j的期望角加速度j=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14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