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9944.5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0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浪;刘冰;姚心婷;刘琼;何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6 | 分类号: | D04B1/16;D04B1/18;D06C7/02;D06C11/00;D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萌;王一民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体层、起绒层,起绒层位于主体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主体层由聚酯复合丝和弹性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聚酯复合丝至少由高沸水收缩丝和低沸水收缩丝复合而成,所述起绒层由低沸水收缩丝经过拉毛形成。本发明利用不同沸水收缩率纤维在受热后收缩的不同,结合弹性氨纶丝收缩布面,增加面料厚度和弹性使面料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毛圈效果,从而达到在没有设计拉毛毛圈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拉毛起绒,并且拉毛蓬松性、风格和绒感比拉毛结构的面料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拉毛面料按起绒纱线的种类可分为短纤绒和长丝绒。短纤绒起绒后容易出现掉纤维,长丝绒在拉毛过程中起绒困难,手感干涩,光泽发亮。还有编织得到的坯布表面平整,起绒困难,需要多次起绒。
公开号为CN 202482550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感柔和的起绒色织真丝提花面料,包括基层和表层;所述表层为基层中的纱线被拉毛后得到的绒毛层,所述基层可以为提花面料层,也可以是更加精细的色织真丝提花面料层,该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面料比较平整,起绒困难,需要多次拉毛处理;(2)采用棉纱作为编织原料,棉柔软,但立体感差,经过拉毛的面料不耐水洗,易变形;(3)绒毛不够高密,保暖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比较平整,起绒困难,需要多次拉毛处理;采用棉纱作为编织原料,棉柔软,但立体感差,经过拉毛的面料不耐水洗,易变形;绒毛不够高密,保暖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包括主体层、起绒层,起绒层位于主体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主体层由聚酯复合丝和弹性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聚酯复合丝至少由高沸水收缩丝和低沸水收缩丝复合而成,所述起绒层由低沸水收缩丝经过拉毛形成。
该设置利用不同沸水收缩率纤维在受热后收缩的不同,结合弹性氨纶丝收缩布面,增加面料厚度和弹性使面料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毛圈效果,从而达到在没有设计拉毛毛圈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拉毛起绒,并且拉毛蓬松性、风格和绒感比拉毛结构的面料更好。
进一步地,低沸水收缩丝的收缩率为H1,高沸水收缩丝的收缩率为H2,H2-H1=5%-20%。
该设置使复合丝形成的毛圈更加整齐,高度适宜,在拉毛时更易起绒。若沸水收缩率差值过高,复合丝的可纺性就会降低,织造时容易出现断丝或毛圈过多堆积,拉毛不充分,严重影响面料回弹性,导致面料起拱,拉毛风格难以控制。若沸水收缩率差值过低,则不易形成毛圈,造成拉毛困难,面料弹性和蓬松性较差。
进一步地,所述低沸水收缩丝的细度为30D-100D,单纤度为0.2-0.7D。
进一步地,所述高沸水收缩丝的细度为30D-150D,单纤度为≥1.25D。
该设置中高低沸水收缩丝的限制是因为,单纤度大,通常沸水收缩率更大,更加适合做面料主干,面料更加挺括;单纤度小,沸水收缩率低,刚度小,在面料表层使面料手感更加软糯,亲肤。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氨纶丝的细度为20D-50D。
进一步地,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面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织布→平幅水洗→定型→第一次双面拉毛→高温定型→染色→柔软处理→烘干→第二次双面拉毛→双面剪毛→摇粒→复定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定型工艺中,定型温度为130-140℃,车速为20-27米/分钟。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次双面拉毛工艺中,顺毛拉,车速为8-12米/分钟。
进一步地,在所述高温定型工艺中,定型温度为180-190℃,车速为15-30米/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9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