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多孔碳球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8901.5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香;龚新一;雒婉霞;贾殿赠;郭楠楠;徐梦姣;艾礼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36 | 分类号: | C01B32/336;C02F1/469;C01B32/1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朱然 |
地址: | 830017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通 分级 多孔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第一步,采用混酸对原煤处理后得到氧化煤;
第二步,将所需量的氧化煤和碳酸钾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经过超声分散、搅拌后配制成超声喷雾前驱体溶液;
第三步,超声喷雾前驱体溶液经过超声喷雾热解,得到超声喷雾热解产物;
第四步,超声喷雾解热产物经过酸洗、水洗、干燥后制得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具体操作为:按照每0.50g至1.50g原煤加入24mL混酸的比例对原煤进行液相氧化,经过水洗、烘干和研磨后制得氧化煤,所述混酸为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混合溶液中氧化煤的浓度为1.0wt%至1.5wt%,混合溶液中碳酸钾的浓度为0.01mol/L至0.0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超声分散时间为15min至30min,搅拌为在室温下搅拌2h。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超声喷雾热解参数为:注射泵推速为0.1mL/min至0.2mL/min,超声频率为1.7MHz,载气流速为0.4L/min至0.5L/min,热解温度为80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超声喷雾热解产物用2mol/L盐酸溶液酸洗,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制得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采用混酸对原煤处理后得到氧化煤;
第二步,将所需量的氧化煤和碳酸钾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经过超声分散、搅拌后配制成超声喷雾前驱体溶液;
第三步,超声喷雾前驱体溶液经过超声喷雾热解,得到超声喷雾热解产物;
第四步,超声喷雾解热产物经过酸洗、水洗、干燥后制得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
8.一种以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为原料的多孔碳球电极,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乙炔黑与聚四氟乙烯按照所需量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滴加乙醇并研磨成糊状,将糊状混合物涂覆在石墨纸上,烘干后得到多孔碳球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球电极,其特征在于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具有多腔互通的分级孔道结构,介孔孔容为0.50cm3/g至0.55cm3/g。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多孔碳球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将多腔互通分级多孔碳球、乙炔黑与聚四氟乙烯按照所需量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滴加乙醇并研磨成糊状,将糊状混合物涂覆在石墨纸上,烘干后得到多孔碳球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89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