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群接入区块链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227173.6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1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马若龙;刘远超;张波;马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源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7 | 代理人: | 郑晓斐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区块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群接入区块链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区块链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当待接入区块链请求接入目标区块链时,确定待接入区块链对应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表征是否公开待接入区块链的链上数据;对比待接入区块链和目标区块链的底层协议,得到对比结果,对比结果表征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为同构链或异构链;基于用户需求和对比结果,确定接入策略;基于接入策略,将待接入区块链接入目标区块链。可以提高链群接入时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链群,有助于拓展区块链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链群接入区块链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区块链的数据吞吐量也随之剧增。为了解决区块链的单链性能瓶颈,通常是在主链中接入子链形成多链架构,以此来提升区块链系统的整体性能。一方面可以将部分业务从主链转移到子链上,以减轻主链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将主链作为子链的价值锚定根,以充当子链的数据中枢,使得子链可以获取主链的数据和通用性服务,例如司法背书、数据核验、数据跨链等。
相关技术中,为了确保链群之间的跨链互通,通常是基于同构链构建主链与子链。实践中,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往往采用不同的底层协议,例如可以包括私有子链、联盟子链、公有子链等,并且区块链的运营方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例如私有子链的运营方需要保持链上数据的私密性,公有子链的运营方则希望降低运营成本。而目前的链群接入方案无法满足这种多样化的架构和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链群接入区块链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链群接入区块链的方法,包括:当待接入区块链请求接入目标区块链时,确定待接入区块链对应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表征是否公开待接入区块链的链上数据;对比待接入区块链和目标区块链的底层协议,得到对比结果,对比结果表征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为同构链或异构链;基于用户需求和对比结果,确定接入策略;基于接入策略,将待接入区块链接入目标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需求和对比结果,确定接入策略,包括:若用户需求表征不公开待接入区块链的链上数据且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为异构链,采用第一预设策略作为接入策略;其中,第一预设策略包括:将待接入区块链的区块头数据存储至目标区块链;以及,基于目标区块链中预设的跨链合约,实现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的跨链交易。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需求和对比结果,确定接入策略,包括:若用户需求表征公开待接入区块链的链上数据且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为同构链,采用第二预设策略作为接入策略;其中,第二预设策略包括:对待接入区块链的交易数据和交易结果进行折叠压缩,得到压缩数据;对压缩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得到序列化数据;利用目标区块链中预设的折叠合约,验证序列化数据的有效性,并在验证有效后将序列化数据存储至目标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目标区块链中预设的折叠合约,验证序列化数据的有效性,包括:利用折叠合约,采用加密经济学有效性博弈,验证序列化数据的有效性;或,利用折叠合约,从待接入区块链获取序列化数据对应的零知识证明,并验证零知识证明,以确定序列化数据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需求和对比结果,确定接入策略,包括:若用户需求表征公开待接入区块链的链上数据且待接入区块链与目标区块链为异构链,采用第三预设策略作为接入策略;其中,第三预设策略包括:将待接入区块链的交易数据和交易结果作为待上传数据,发送至目标区块链;目标区块链在待接入区块链的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监督节点,并利用监督节点对待上传数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若待上传数据通过验证,将待上传数据存储至目标区块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7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