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类抗生素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226076.5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妍妍;易文杰;向琳娜;张驰;雷国建;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重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8;C02F1/72;C02F1/78;H01F1/01;H01F41/02;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龙世和 |
| 地址: | 410036 湖南省长沙市学士***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抗生素 生产 废水 预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类抗生素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桶体、纳米磁性材料储罐、进气机构、除渣机构以及电磁板。通过在气浮桶顶部浮渣刮除处的上方设置电磁板,在电磁力和气泡的双重作用下提高渣聚物的上浮速率,大大缩短了悬浮物停留时间,提高气浮效果。还通过在气浮桶外侧设置有间断式通电产生磁力的旋转电磁弧板,搭配气浮桶内壁的导流凸起,进一步提高了高分散性纳米磁性材料在气浮桶内的分散程度,提高了药剂、浮渣、气泡的有效接触。通过旋转式溶气释放盘产生微纳米臭氧气泡,并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纳米磁性材料的催化氧化作用,实现废水中COD的高效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类抗生素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属于发酵类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发酵类抗生素药物的主要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已达300多家,生产占世界产量20~30%的70个品种,年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年排放抗生素废水在5000多万吨。发酵类抗生素生产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抗生素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如微生物发酵、过滤、结晶、萃取、提取、精制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抗生素废水。抗生素生产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悬浮物含量可高达10000~23000mg/L、COD可高达5000~80000mg/L。
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物理法主要有气浮法、吸附法和膜技术;化学法主要有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和电化学技术;生物法主要有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MBR法(膜生物反应器法)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抗生素生产废水由于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等特点,仅靠单一的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但是很难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生物处理法处理抗生素废水效果较好。但由于抗生素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规好氧工艺活性污泥法难以承受COD浓度10000mg/L以上的废水,需对元废水进行大量稀释,因此,清水、动力消耗很大,导致处理成本很高,应用厂家实际废水处理率也较低。并且高含量的悬浮物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后,会使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挥发性固体含量下降,菌胶团松散、细碎,造成活性污泥流失,增加剩余活性污泥的排放量,缩短活性污泥的泥龄,既不能保证生化后出水悬浮物达标,又使COD的去除能力大幅度下降。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802615.0)公开了一种利福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再依次进行混凝沉淀-厌氧生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废水中COD的高效稳定脱除,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等特点。但该工艺实施例均采用COD低于10000mg/L且悬浮物低于4000mg/L的废水,且处理后悬浮物仅降低至1000mg/L,COD降低至200mg/L以下,均未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中悬浮物小于100mg/L及COD小于120mg/L的排放标准。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045760.9)公开了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该方法先将废水混凝沉淀预处理,再通过水解酸化、配水、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废水,各类污染物去除率达99%,设施简单、操作简便。但该方法仅适用于COD低于10000mg/L、悬浮物低于3000mg/L的金霉素废水。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CN201510802486.5),该方法采用气浮-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厌氧生化-好氧生化组合处理工艺,不仅能够耐受废水中的抗生素,而且可以高效脱除废水中的COD和总氮,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等特点。但该方法采用常规气浮工艺处理后悬浮物仅降低至2500mg/L以下,不仅会对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系统负荷,且远超《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中悬浮物小于100mg/L的排放标准,后续采用常规混凝沉淀工艺能够进一步降低悬浮物含量,但效果未可知,实施例也未做相关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重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国重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6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