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2561.5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鑫;裘伟丰;嵇志向;徐泽宇;汤周成;吴世满;马俊;朱力波;陈婷;张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舟山跨海大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柱墩钢盖梁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拱了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加固结构包括独柱墩和钢盖梁,钢盖梁设于独柱墩的顶部,钢盖梁包括两个盖梁部,两个盖梁部上均设置有支座,两个盖梁部相对的一侧具有钢筒身,两个盖梁部的钢筒身相互围合连接形成有钢套筒,钢套筒的尺寸匹配于独柱墩的顶部尺寸,钢盖梁通过钢套筒套设于独柱墩上;其中,钢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卡肋,独柱墩的外壁对应设置有与卡肋相配合的卡槽,卡肋卡入于卡槽内,以使钢套筒与独柱墩连接。这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能够对独柱墩结构安全的影响小,节省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独柱墩桥梁抗倾覆加固方法之一是采用增加钢盖梁,如公开号为CN21575850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又如公开号为CN2161941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矩形独柱墩桥梁抗倾覆加固装置,但是上述方案均需要在独柱墩的墩身上打孔,然后通过螺栓或者植筋的方法将钢盖梁牢固安装,而在原墩身上钻孔植入螺栓,钻孔深度大、孔径粗、布孔密集不可避免会切断墩身的主筋,势必会影响结构安全,再者钻孔周期较长,人工费及材料费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拱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能够对独柱墩结构安全的影响小,节省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拱了一种独柱墩钢盖梁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独柱墩和钢盖梁,钢盖梁设于独柱墩的顶部,钢盖梁包括两个盖梁部,两个盖梁部上均设置有支座,两个盖梁部相对的一侧具有钢筒身,两个盖梁部的钢筒身相互围合连接形成有钢套筒,钢套筒的尺寸匹配于独柱墩的顶部尺寸,钢盖梁通过钢套筒套设于独柱墩上;其中,钢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卡肋,独柱墩的外壁对应设置有与卡肋相配合的卡槽,卡肋卡入于卡槽内,以使钢套筒与独柱墩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钢盖梁的方式对独柱墩进行加固拓宽,钢盖梁的尺寸相对自由,并且钢盖梁由两个盖梁部组成,采用工厂化预制在现场拼装便可,节省了工期,利用两个盖梁部的内侧具有钢筒身,将两个盖梁部拼接完成后,从而使得钢套筒能够套设于独柱墩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在钢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卡肋,并在独柱墩的外壁对应设置有与卡肋相配合的卡槽,在将两个盖梁部拼接到位后,钢套筒的卡肋能够卡入于卡槽内,卡槽给卡肋提供支撑作用,并阻止钢套筒与独柱墩脱离,从而使得钢盖梁与独柱墩卡接固定。相比于现有的钢盖梁与独柱墩采用钻孔植筋的方式连接而言,本方案中仅需要对独柱墩的外壁进行开槽处理,对独柱墩内部的钢筋无破坏,从而对独柱墩的结构安全影响小,并且相较于传统的植筋处理而言,对独柱墩的外壁开槽所花费的时间较短,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套筒与独柱墩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以在钢套筒与独柱墩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充填有结构胶,以使钢盖梁与独柱墩连接为整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钢套筒的卡肋卡入于卡槽内使得钢盖梁挂设于独柱墩上,但由于卡槽与卡肋之间存在缝隙,并且仅仅依靠卡接,钢盖梁与独柱墩的连接稳定性还欠佳。因此通过将钢套筒与独柱墩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然后向填充空间内充填结构胶,结构胶可以将钢套筒的内壁与独柱墩的外壁粘接,并且结构胶还可以进入于卡槽内,将卡肋与卡槽连接固定,从而使得钢套筒与独柱墩连接为整体,进一步提高了钢盖梁在独柱墩上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套筒为圆形套筒结构,卡肋为环形结构,卡肋沿钢套筒的周向环绕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卡肋采用为环形结构,卡肋环绕钢套筒的周向设置,使得卡肋与独柱墩上卡槽的接触面积更大,并且环形结构的卡肋受力更加均衡,使得钢盖梁所承受的力能够更加均衡的传递给独柱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钢套筒中,卡肋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卡肋沿钢套筒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舟山跨海大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舟山跨海大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2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