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1418.4 | 申请日: | 2023-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靳利安;陈曦微;曹玉新;姜永涛;郑懿;王国义;朱桦;李宗奇;赵炜;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幔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453;G06F16/2455;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法君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管线 探测 辅助 决策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通过本发明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管线探测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管线探测的相关参数,即可快速选出适合本次探测条件的技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线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的建筑物数量增加,地下管线种类不断增加,管线的分布也更加密集。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神经网络”承载着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因此地下管线探测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准确、高效的地下管线探测仍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方法主要有传统钻孔法、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以及浅层地震法等。
在实际管线探测中,方法的选择常常依靠经验,具有很高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金属管线的探测多采用电磁感应法的感应法、夹钳法、直接法或探地雷达法,各类方法之间并未很好的融合,形成完整有机的体系,大大影响管线探测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针对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管线探测的标准化、精准化作业,避免了工作人员出现低准确度、低效率的探测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所述管线探测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知识库,以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为维度,构建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
S2:基于管线探测过程中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构建的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以并行选择决策算法DPST计算获得推荐的管线探测方法,并展示给用户。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基于待探测场景的特征参数Cn以及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Am的适用范围,构建各管线探测方法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语言矩阵,适用性语言矩阵中每列元素代表一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针对各特征参数的适用性,并将构建的适用性语言矩阵转换为数值矩阵;
适用性语言矩阵中,管线探测方法Am针对特征参数Cn若为适应则记为元素A,若为中立则记为元素N,若为不适用则记为元素I;
数值矩阵转换过程为将适用性语言矩阵的元素A、N、I分别采用数字10、1、0替代;
S22:将获得的数值矩阵中每一列的数值彼此相乘,获得单行的矩阵1;并对单行的矩阵1中各元素取10的对数,即获得矩阵2;矩阵2中各元素值表示每种管线探测方法的适用条件的数量,元素值为无穷则代表至少选择了一个不适用的条件;
S23:基于管线探测方法知识库中各管线探测方法的适应条件个数建立矩阵3,将矩阵2中各元素除以矩阵3对应元素,得到的最终矩阵结果决定了各管线探测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各管线探测方法在最终矩阵中对应元素靠近于1的程度确定推荐顺序,且最终矩阵中元素为1的相应管线探测方法为第一推荐管线探测方法。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特征参数Cn包括:管线类型、管线尺寸、管线埋深、管线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幔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幔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1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