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1057.3 | 申请日: | 2023-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童德兴;彭思诗;邱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易购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80 | 分类号: | B01F27/80;B01F27/9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李丹丹 |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高温 精炼 复合 刹车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所述精炼设备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罐,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除渣机构,该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通过第二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的原料再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过程中对原料进行翻动,将各原料精炼过程中的杂渣从原料中向上排出,随后再通过排渣机构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原料在混合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杂渣进行充分的自动排渣,大大提高了精炼时的排渣效果,同时也避免的人工操作,提高了的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精炼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刹车盘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目前广泛使用的铸铁刹车盘因制动摩擦发热而使其表面温度高达600℃,其工作表面温度很高且温度梯度大,易形成热点而产生热裂,并且铸铁刹车盘的重量重且耐磨性较差。目前行业内尝试用铝合金来代替铸铁材料铸造刹车盘,尽管其重量轻、导热性能好,但其强度和硬度较低,阻碍了其在刹车盘上的应用。
申请号为201310008726.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种碳化硅-氧化锆颗粒增强的刹车盘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复合材料的原料由硅铝合金、镁合金为基体,通过浸润碳化硅颗粒和氧化锆颗粒增强;碳化硅颗粒浸润前需要进行化学镀铜处理。该发明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重量轻、比强度比刚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耐磨性,该专利虽然能制造出良好的刹车盘,但在现有的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在生产工艺中需要将三种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混合精炼而成,在现有的精炼过程中对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混合程度较差,同时在对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进行混合熔炼过程中混合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生产后的刹车盘的质量,同时在混合熔炼过程中无法对精炼过程中的杂渣进行自动排出,需要人工进行除渣,导致除渣不充分,同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熔炼的效率,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具备了可以对精炼过程中的原料之间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同时可以对精炼过程中的杂渣进行充分的自动除渣,提高了刹车盘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刹车盘用的三种硅-碳材料组份分别倒入到精炼设备上的三个进料罐,随后进料罐内的第一电加热板对材料进行加热融化;
步骤二、启动安装架上的第一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带动第二搅拌机构对进料罐内的材料组份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步骤三、将步骤二上进料罐内的各组份原料通入到混合罐,同时第一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的各组份硅-碳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同时排渣机构进行工作,对材料内的杂质进行排出;
步骤四、将混合罐内的原料通入到刹车盘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刹车盘毛坯,将刹车盘毛坯放入到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得到刹车盘。
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设备,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罐,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除渣机构,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混合罐相连接的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与进料罐相连接的第二搅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易购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易购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1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