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14993.1 | 申请日: | 2023-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0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浩宇;熊礼阳;王宏恩;马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T3/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雯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形 汇流 特征 喀斯特地貌 单元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基于研究区DEM投影获取反地形DEM,计算地表汇点,基于距离阈值聚合汇点,小于距离阈值的地表汇点被分配给同一个喀斯特地貌单元;
S2.以属于同一个喀斯特地貌单元中的地表汇点作为倾泻点提取反地形流域边界,作为实际地形中扩展的喀斯特地貌单元边界;
S3.使用正地形DEM,基于汇流阈值提取汇流网络,基于汇流网络和坡度成本栅格,计算从汇流网络到区域内其他位置的坡度成本距离;
S4.基于坡度成本距离结果,设置坡度成本距离阈值,小于坡度成本距离阈值的区域为非山体区域,使用扩展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擦除非山体区域,得到喀斯特地貌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研究区DEM投影时,采用双线性内插法进行投影栅格重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反地形DEM的获取方法如下:使用一个大于研究区最大高程值的值减去研究区DE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地表汇点的计算方法如下:使用D8算法计算反地形流向,根据反地形流向计算研究区反地形地表汇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聚合汇点时,选取的距离阈值为6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汇流网络的提取方法如下:使用优先漫水算法计算正地形流向,根据正地形流向计算正地形汇流累计量,并将大于汇流阈值的区域提取为汇流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汇流阈值为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坡度成本栅格的计算方法如下:使用二阶差分法计算正地形地表坡度,再加上一个极小值即可获得坡度成本栅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非山体区域的提取方法具体如下:基于坡度成本距离阈值将坡度成本距离分类为二值化栅格,小于坡度成本距离阈值的设置为1,大于等于坡度成本距离阈值的设置为NODATA;将上述二值化栅格转化为矢量面,删除二值化栅格中GRIDCODE值不为1的矢量面要素,得到非山体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地形汇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单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坡度成本距离阈值为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49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并行DCNN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吊挂式教室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