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衡多方收益的储能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7312.9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韵竹;郑子萱;郭亚威;肖先勇;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45 | 分类号: | G06Q30/0645;G06N5/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 多方 收益 方案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均衡多方收益的储能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参与方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根据第二参与方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根据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第二参与方的目标函数以及第一参与方的目标函数建立多方收益博弈模型;计算多方收益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以确定均衡解对应的策略集为均衡多方较优收益的方案。本申请通过确定出第一参与者与第二参与者均能够获取较优的收益的方案,提高了双方参与该储能装置推广的积极性,以平衡电力系统在不同时段的供电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能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衡多方收益的储能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储能装置逐渐诞生,该储能装置能够将能量在某一介质中存储,在需要使用时将该能量转换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储能装置的出现,可以将原来不能存储的电通过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存储,以在电力系统低负荷时存储电能,在高负荷时将存储的电能供用电设备,极大的减少电力系统在用电高峰的负荷,均衡电力系统中在不同时段的供电量。但是由于储能装置价格昂贵,目前该储能装置的市场占有率较小,使用该储能装置的用户较少,对电力系统不同时段的供电量的影响较小,不能明显的节约电力能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衡多方收益的储能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扩大该储能装置的使用用户,进而可以平衡电力系统在不同时段的供电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衡多方收益的储能方案确定方法,用于储能装置租赁,所述储能装置配置为在第一电价时段储存电能,在第二电价时段将存储的电能供给用电设备,以均衡电力系统中在所述第一电价时段和所述第二电价时段的供电量;其中,第二参与方提供所述储能装置,第一参与方通过租赁所述储能装置将在所述第一电价时段存储的电能在所述第二电价时段使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参与方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根据第二参与方的约束条件确定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根据所述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所述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第二参与方的目标函数以及第一参与方的目标函数建立多方收益博弈模型;计算所述多方收益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以确定所述均衡解对应的策略集为均衡多方较优收益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参与方的目标函数通过所述第二参与方在多个时段的净收益确定,所述第一参与方的目标函数通过所述第一参与方在多个时段的净收益确定。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租赁储能装置,能够减少第一参与方前期投入的成本,降低了第一参与方使用储能装置的门槛,进而可以提高该储能装置的市场占有率,可以极大的节约电力能源,并平衡电力系统在不同时段的供电量。而且通过根据第一参与方和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以及目标函数建立多方收益博弈模型,由于该多方收益博弈模型的求解过程是第一参与方和第二参与方分别根据对方的策略逐步进行策略优化响应过程,最终可以确定一个能够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实现各自认为的最大效益的方案,进而可以防止其中一方单方面对自身策略修改而影响其他参与者的效益,在提高了多方参与者的收益的同时,能够实现该存储装置的租赁市场平稳发展。再者由于第一参与者与第二参与者在该租赁方案下都能够获取较优的收益,还可以极大的提高第一参与者和第二参与者参与该储能装置租赁市场的积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所述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第二参与方的目标函数以及第一参与方的目标函数建立多方收益博弈模型的公式为:G={(U∪T),{FT0,B(T2),β},{T1,T2},{Bi},{Bu}};其中,G为多方收益博弈模型,U为第一参与方,T为第二参与方,Bi为第一参与方的目标函数,Bu为第二参与方的目标函数,{T1,T2}为第一参与方的策略集,{FT0,B(T2),β}为第二参与方的策略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7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