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表、电力设备及防止窃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0746.6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沈亮;宦广东;邬西占;黄光文;陈九香;张龙;杨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表 电力设备 防止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电力设备及防止窃电的方法。通过将红外线发射件和红外线接收件安装在安装部上,并使用分隔部将红外线发射件和红外线接收件分隔开,红外线接收件不能接收到红外线发射件发射出的红外线信号,证明上壳体与下壳体处于合盖状态。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判断上、下盖是否处于合盖状态时增设导光柱和全反射镜,本结构的智能电表可以将导光柱和全反射镜所占用的空间所空置,简化智能电表内部的布局,以使智能电表的体积减小,从而满足更多的使用环境,提升了智能电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电力设备及防止窃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节能减排已是全球共同趋势。电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电能计量和电费回收成为电力公司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电力管理部门多采用预付费用电管理模式,此模式基于STS(标准传输协议),使用加密代码TOKEN码,有效的提高了电费回收率。预付费用电管理模式使用的智能电表常包括上盖、下盖和计费器件,上盖和下盖通常采用机械式的连接方式,计费器件安装在上盖和下盖相连接后所围合形成的安装空间内。一般情况下,上盖仅允许工作人员打开,但是,这种机械式的连接方式不能阻止用户私下打开上盖后对计费器件的参数值进行修改,存在窃电的风险。因此,需要检测用户是否私自打开过上盖。现有技术中,在上盖还安装有近红外发送管、近红外接收管及导光柱,下盖上装有全反射镜,近红外发送管发送的红外信号通过导光柱和全反射镜反射到近红外接收管。若近红外接收管能够正常接收到近红外发送管发送的红外光线,认为开盖事件没有发生;若近红外接收管能够不能正常接收到近红外发送管发送的红外光线,认为开盖事件已发生。
但是,由于红外线的传播路径需要经过导光柱和全反射镜,而导光柱和全反射镜在设置后会占用智能电表内部的安装空间,导致安装空间中用于安装其他的电元器件的可用空间减少,使得智能电表内部的布局较为不合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通过设置导光柱和全反射镜,导致智能电表内部的布局较为不合理。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表,包括:
下壳体,具有安装部;
红外线发射件和红外线接收件,所述红外线发射件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分隔部,所述上壳体装配在所述下壳体上后,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红外线发射件21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件之间、以将所述红外线发射件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件分隔开。
可选地,上述的智能电表,还包括: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可选地,上述的智能电表,还包括:
多个指示件,与所述显示屏间隔设置,并且多个所述指示件呈阵列设置。
一种电力设备,包括:
智能电表,为上述的智能电表;
处理器,与所述智能电表中的所述红外线发射件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件实现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红外线发射件发射红外线信号、以及用于判断所述红外线接收件是否接受到红外线信号;
传输件,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在处理器是否接受到红外线信号时产生用户用电信息、并将用户用电信息传递至外界终端。
一种防止窃电的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力设备,包括:
在处理器上设置红外线发射件发射红外线信号的间隔时间;
处理器控制红外线发射件发射红外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0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