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小鼠门静脉给药和采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97874.X | 申请日: | 2023-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敏;蒋小峰;魏宇轩;杨伟帮;王绮雯;纪翠红;卢海武;赵宇飞;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00;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冯炜国 |
| 地址: | 5102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门静脉 采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小鼠门静脉给药和采血方法。本发明所使用的装置包括穿刺针、导管、皮下隧道扩展器和转接组件,具体方法为通过剖腹暴露门静脉后将采血导管置于肝门静脉内,再将导管另一端从腹腔引出到背部皮肤外面,连接体外转接组件。本发明的给药和采血实施方法简便且穿刺成功高,穿刺后导管可长期留置,可用于长期持续或反复多次的给药或采血,避免了反复穿刺对门静脉的损伤以及胆道损伤、腹腔出血和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本发明中末端转接组件固定在背部皮肤表面,可以实现长期的持续或反复的给药或采血,且不容易被动物自己咬掉或蹬脱,方便进行药物注射或血液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小鼠门静脉给药和采血方法。
背景技术
肝门静脉是动物体内独立的静脉系统,主要由肠系膜静脉、胃静脉与脾静脉汇合而成,在腹腔深部,部分分布肝内,不与外界相通。动物肝门静脉血液的采集是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不同研究中检测门静脉血液成分常用的技术;大小鼠门静脉药物注射也在肝癌、肝纤维化、门脉高压和免疫耐受等各种模型的构建和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大小鼠肝门静脉进行持续或反复多次给药或采血的方法操作难度较高,可重复性差、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而且对动物伤害大。
在目前常用的采血及给药操作中,为了对门静脉进行给药注射或采血,往往需要剖腹寻找到门静脉后进行穿刺;当需要多次进行给药及采血时,往往会因为前次的剖腹和穿刺造成的解剖结构的粘连和紊乱给后续穿刺操作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另外,反复的穿刺容易损伤临近的胆管或动脉造成胆漏、腹腔出血,而且反复的剖腹及穿刺手术给实验动物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简便且对动物伤害小的大小鼠门静脉采血及给药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小鼠门静脉给药和采血方法,该给药和采血实施方法简便且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导管可长期留置,可用于长期持续或反复多次的给药或采血,避免了反复穿刺对门静脉的损伤、胆道损伤、腹腔出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小鼠门静脉给药和采血方法,所述给药和采血方法通过门静脉药物注射及血液采集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穿刺针(1)、导管(2)、皮下隧道扩展器(3)以及用于连接导管(2)和注射器的转接组件,给药和采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大鼠或小鼠作为动物模型;
S2、将鼠麻醉,皮肤消毒后以肚脐为中心点,沿着腹中线上下各切开0.5~2cm,暴露出腹腔;
S3、将鼠的空肠及回肠拨开,以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处往肝脏方向0~2.0cm作为穿刺点,插入内置有导管(2)的穿刺针(1);
S4、拔除穿刺针(1),将导管(2)继续往肝门处插入0~2.0cm,缝合血管穿刺部位并固定导管(2);
S5、将导管(2)拔除穿刺针(1)一端与所述皮下隧道扩展器(3)连接,再用皮下隧道扩展器(3)在鼠腹部皮肤切口附近皮下到背部皮肤之间制作皮下隧道,将导管(2)的另一端引至背部皮肤并穿出体外;
S6、拆去皮下隧道扩展器(3),导管(2)连接转接组件并确认连接情况,无误后将空肠及回肠复位,闭合腹腔,再将转接组件固定在鼠背上;
S7、进行门静脉采血或者药物注射时,将注射器与转接组件连接后进行持续或反复的采血及药物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向后兼容性的欺骗CPUID
- 下一篇:制冷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