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7741.2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技;丁垤涛;董海会;尹辉;郝嘉伟;陈卓婷;杜梓佳;曹蕊蕊;李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25;B63C9/13;B63C9/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麦超群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水 人员 救援 机械 | ||
1.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抱枕(1),所述救生抱枕(1)的底部安装有螺旋桨(2),且救生抱枕(1)的边侧衔接有马甲式上外壳(3),所述马甲式上外壳(3)的内侧安装有内部气囊(4),且马甲式上外壳(3)的底部衔接有垂直伸缩杆(5),所述垂直伸缩杆(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且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的边侧设置有水平伸缩杆(7),所述水平伸缩杆(7)的端部衔接有第二马甲式下外壳(8),且第二马甲式下外壳(8)的外侧设置有腰部夹紧板(9),所述腰部夹紧板(9)的边侧设置有第一腰部充气气囊(10),且第一腰部充气气囊(10)的边侧设置有第一插头端(11),所述第一插头端(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口端(12),且第一插口端(12)的边侧设置有第二腰部充气气囊(13),所述第一腰部充气气囊(10)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输气管(14),且第一输气管(14)的端部设置有高压充气罐(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4)的边侧设置有第二输气管(16),且第二输气管(16)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肩部充气气囊(17),所述第一肩部充气气囊(17)的端部衔接有第二插头端(18),且第二插头端(1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插口端(19),并且第二插口端(19)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肩部充气气囊(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2)关于救生抱枕(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对,且救生抱枕(1)与马甲式上外壳(3)之间为紧密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通过垂直伸缩杆(5)与马甲式上外壳(3)构成升降结构,且垂直伸缩杆(5)关于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与马甲式上外壳(3)的中间位置等间距设置有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通过水平伸缩杆(7)与第二马甲式下外壳(8)构成升降结构,且水平伸缩杆(7)关于第一马甲式下外壳(6)与第二马甲式下外壳(8)的中间位置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部充气气囊(10)通过第一插头端(11)、第一插口端(12)与第二腰部充气气囊(13)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插头端(11)与第一插口端(12)之间为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部充气气囊(10)通过第一输气管(14)与高压充气罐(15)构成连通结构,且高压充气罐(15)关于救生抱枕(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一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落水人员救援机械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部充气气囊(17)通过第二插头端(18)、第二插口端(19)与第二肩部充气气囊(20)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插头端(18)与第二插口端(19)之间为卡合连接,并且第一肩部充气气囊(17)、第二肩部充气气囊(20)通过第二输气管(16)与高压充气罐(15)构成连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7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