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氨基阿维菌素B2a 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2275.9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刘立拴;侯红欣;田学芳;柴方堃;贾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2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0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05216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菌素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Bsubgt;2a/subgt;及其盐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subgt;2a/subgt;及其盐类化合物直接作用于植物,以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通过在不存在地下害虫的土壤中(即不含有线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且土质均匀的土壤),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Bsubgt;2a/subgt;及其盐类化合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植物(并非杀死害虫起效,而是直接作用于植物起效),促进植物生长,使植物无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的生长速度都能够显著高于仅使用氨基酸/苯甲酸或清水的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Sterptomyces avermitills所产生,其为链霉菌素的一种,属灰色链霉素。阿维菌素为发酵组分的混合物,共8种组分:A1a、A1b、A2a、A2b、B1a、B1b、B2a、B2b。目前,阿维菌素主要是作为农药杀虫剂使用,也可用作兽药驱虫剂,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GABA A受体,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即激发神经末梢放出神经传递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促使GABA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延长开放,对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大量氯离子涌入造成神经膜电位超级化,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断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联系,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甲氨基阿维菌素B2a是阿维菌素的一种衍生物,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阿维菌素同类药剂,是一款活性高、杀虫谱广、可混用的杀虫剂。最新的研究发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对植物根部的线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是否还有其它应用价值,目前仍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直接作用于植物,以促进植物生长;
即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在不存在地下害虫的情况下也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在实施例中也证明了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施用在经过灭杀处理的土壤(即不含有线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且土质均匀的土壤)中植物上,能够直接促进植物生长(并非杀死害虫起效,而是直接作用于植物起效);也就是说,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无需杀死地下害虫,其本身就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需先制成浓度为5wt%的制剂后使用;
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的制剂的单次施用量在200mL/亩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的施用方法是播种时施用1次,出苗后再次施用。
进一步的,所述施用方法中,出苗后再次施用是指出苗7天后施用1次。
进一步的,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B2a及其盐类化合物为甲氨基阿维菌素B2a、甲氨基阿维菌素B2a苯甲酸盐及甲氨基阿维菌素B2a氨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2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