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5827.3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钟林芳;陈雄峰;钟桥英;李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F16F15/023;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创睿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0 | 代理人: | 高磊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下 车库 用防撞型 充电 | ||
1.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固定座(1)、拉绳(2)、可动折杆(3)、囊体(4)、侧架(5)、底座(6)、充电装置(7)和穿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表面与拉绳(2)的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拉绳(2)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与可动折杆(3)相固定连接,所述可动折杆(3)远离拉绳(2)的一端套设在穿架(8)的内部,所述穿架(8)套设在充电装置(7)上,所述穿架(8)贯穿充电装置(7)的表面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充电装置(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
所述穿架(8)远离可动折杆(3)的一端套设有套杆(9),所述套杆(9)远离穿架(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所述囊体(4)固定连接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所述侧架(5)对称设置在囊体(4)的两端,所述侧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
所述充电装置(7)包括电力设备(71),所述电力设备(7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设备(79),所述电力设备(71)的表面设置有操作台(77),所述电力设备(7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电器(72),所述充电器(72)的顶部设置有保护侧壳(73),所述保护侧壳(73)与电力设备(71)相固定连接,所述电力设备(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条(75),所述梯形条(7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摆杆(74),所述摆杆(7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76);
所述穿架(8)的表面套设在电力设备(71)的表面上,所述电力设备(7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所述穿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海绵(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71)包括外壳(712),所述外壳(7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顶部,所述穿架(8)套设在外壳(712)的表面上,所述外壳(712)的内部设置有电箱(711),所述电箱(711)的输出端与充电器(72)相连接,所述电箱(711)的顶部与降温设备(79)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12)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缓冲装置(713),所述缓冲装置(713)套设在外壳(712)的表面上,所述缓冲装置(7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器(714),所述连接器(714)与保护侧壳(73)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72)包括电线(721),所述电线(721)的底端与电箱(71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线(721)远离电箱(7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724),所述充电插头(724)设置在外壳(71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721)的表面套设有线架(722),所述线架(722)固定连接在外壳(712)的侧面,所述线架(722)远离外壳(7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折台(7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14)包括转轴(7142),所述转轴(7142)套设在外壳(712)的表面上,所述转轴(7142)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备用顶板(7141)和顶转板(7143),所述转轴(7142)与保护侧壳(73)相固定连接,所述备用顶板(7141)与缓冲装置(713)相固定连接,所述顶转板(7143)的顶部与梯形条(75)的底部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车库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713)包括气囊(7133),所述气囊(71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条(7132),所述连条(7132)远离气囊(7133)的一端与备用顶板(7141)相固定连接,所述气囊(7133)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器(7131),所述缓冲器(7131)套设在外壳(712)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58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