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声引导针刀注射的辅助进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5212.0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8/00;A61B17/32;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声 引导 注射 辅助 进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引导针刀注射的辅助进针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超声探头、固定板和进针导轨,固定板通过卡固组件安装在超声探头上,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转动支座,进针导轨转动安装在转动支座的内部,支撑座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横向调节定位组件,进针导轨与转动支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即在实际使用时,将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超声探头上。本发明通过利用固定板对进针导轨进行支撑,使用时对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调整,再调整进针导轨的角度,即可将针刀穿过进针导轨,从而可以借助进针导轨,对针刀进行导向支撑,在进行超声引导针刀时,可以对针刀进行稳定定位和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引导针刀注射的辅助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发展的方向是微创、精准、可视化治疗,小针刀治疗粘连性疾病在临床上有十分明确的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为小针刀微创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利用超声定位,利用高强度超声波杀灭靶区内的肿瘤细胞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微创治疗。
而现有技术中,医生在做彩超引导针刀的时候,一般需要两个手,一手持超声探头,一手对针刀进行操作,这样不容易对针刀进行定位和导向,带来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针刀注射的辅助进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声引导针刀注射的辅助进针装置,包括超声探头、固定板和进针导轨,固定板通过卡固组件安装在超声探头上,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转动支座,进针导轨转动安装在转动支座的内部,支撑座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横向调节定位组件,进针导轨与转动支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即在实际使用时,将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超声探头上,并对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固定,再对进针导轨的角度进行调整,随后固定,将针刀穿过进针导轨,从而可以借助进针导轨,对针刀进行导向支撑,从而在进行超声引导针刀时,可以对针刀进行稳定定位和引导。
优选的,横向调节定位组件包括弹性卡板,固定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支撑座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滑轨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卡齿,支撑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板,弹性卡板与卡齿间隙弹性卡合,即在调整支撑座的位置时,可以进行手动推动,并在调整后,利用弹性卡板自动与卡齿卡合,即可保证对支撑座的定位固定。
优选的,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包括半蜗轮,半蜗轮固定连接在进针导轨的内侧,进针导轨以半蜗轮的圆心为转轴在转动支座中转动,转动支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半蜗轮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蜗杆驱动半蜗轮转动,进而调整进针导轨的角度,并利用第一蜗杆与半蜗轮的自锁,对进针导轨进行定位固定。
优选的,转动支座转动安装在支撑座上,转动支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蜗轮环,支撑座的外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与蜗轮环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蜗杆驱动蜗轮环转动,带动转动支座和进针导轨整体转动,调整进针导轨的朝向,并利用第二蜗杆与蜗轮环的自锁,对转动支座进行定位固定,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优选的,进针导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灯头,辅助灯头上设置照明灯头和激光灯头,从而可以对针刀的使用进行辅助照明,以及利用发出的激光光束照向皮肤上的入刀点进行定位,辅助进针,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引导的精准性。
优选的,卡固组件包括两组拉杆,两组拉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板的两端,拉杆的端部安装有与超声探头边缘卡合的夹板组件,拉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板,拨板纵向贯穿固定板的底部,并与固定板滑动配合,固定板的端部螺纹插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拨板上,进而在实际使用时,根据超声探头的大小,转动螺纹杆对拨板放松,即可调整两个拉杆的外移距离,使两组夹板组件与超声探头的两侧边缘进行卡合,并反向转动螺纹杆推动拨板向内移动,即可使两组夹板组件相互夹紧,实现对固定板的固定,且通过调整拉杆的移动。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超声探头,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5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的模型效果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带滤网的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