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升降式电池托盘气密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1967.3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夏东;丁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L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邵风帆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电池 托盘 气密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电池托盘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机台、测试工装、升降机构、压板和托架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被测产品进行气密性测试的测试工装,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间距设置在测试工装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承托被测电池托盘的托架组件,且所述托架组件与压板之间构成用于被测电池托盘沿水平方向滑动进出的放置腔;位于放置腔内的电池托盘通过压板压覆在测试工装的上表面。通过托架组件能够避免电池托盘与测试工装的接触面损伤,保证气密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托盘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式电池托盘气密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托盘箱体气密检测装置是通过人员将电池托盘抬起并倒扣到测试工装上,然后再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压板压覆在电池托盘上。在将电池托盘放置在测试工装的过程中,电池托盘与测试工装上表面的碰撞和摩擦容易使得电池托盘和测试工装的接触面损伤,造成电池托盘在气密性测试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式电池托盘气密测试装置,通过托架组件能够避免电池托盘与测试工装的接触面损伤,保证气密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升降式电池托盘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机台、测试工装、升降机构、压板和托架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被测产品进行气密性测试的测试工装,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间距设置在测试工装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承托被测电池托盘的托架组件,且所述托架组件与压板之间构成用于被测电池托盘沿水平方向滑动进出的放置腔;位于放置腔内的电池托盘通过压板压覆在测试工装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组件包含两组平行间距设置的导轨,两组所述导轨架设被测电池托盘,且在架设状态下,所述被测电池托盘间隙于压板的底面且构成活动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包含用于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限位被测电池托盘的导向限位部和用于承托被测电池托盘的承托部,所述导向限位部连接于压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对应于放置腔的滑动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定位件和主动定位件,所述固定定位件设置在滑动行程的终止端且定位被测电池托盘滑入的深度位置,所述主动定位件设置在滑动行程的起始端且用于限制放置腔在滑动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主动定位件能够打开或阻挡在放置腔的滑动入口;所述固定定位件和主动定位件共同定位被测电池托盘相对于压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定位件为夹持机构,位于放置腔内的被测电池托盘的侧壁通过夹持机构压覆在固定定位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包含若干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顶板,且若干所述顶板沿被测电池托盘的滑动方向间距分布设置,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被测电池托盘的滑动方向,所述升降机构包含若干组次级升降模组,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次级升降模组;各所述顶板通过对应的次级升降模组升降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缝隙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元件,所述顶板的底面凹设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元件的凹腔,在被测电池托盘放置在放置腔内的状态下,压力传感器元件的检测端间隙于被测电池托盘的顶面,在所述被测电池托盘下压在测试工装上表面的状态下,所述顶板的底面贴合接触于被测电池托盘的顶面,且所述被测电池托盘向上顶压压力传感器元件。
进一步的,至少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元件分别靠近于导轨设置,两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对应侧的压力值,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次级升降模组相对于机台独立升降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1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