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79096.1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健力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28;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程武红 |
| 地址: | 21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缝 轴承 钢管 残余 应力 消除 正火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包括监控机构(1)、控温机构(2)和控温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2)栓接在监控机构(1)的顶部,所述监控机构(1)包括保护组件(101)、开关组件(102)、储存组件(103)和监测组件(104),所述开关组件(102)栓接在保护组件(101)的后侧,所述储存组件(103)栓接在保护组件(101)的内壁,所述监测组件(104)栓接在储存组件(103)的表面,所述温控机构(2)包括抽气组件(201)、阻隔组件(202)、加热组件(203)和控制组件(204),所述抽气组件(201)栓接在开关组件(102)的顶部,所述阻隔组件(202)栓接在抽气组件(201)的顶部,所述加热组件(203)栓接在阻隔组件(202)的内壁,所述控制组件(204)栓接在抽气组件(201)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101)包括支撑底座(1011)、保温箱(1012)和密封垫(1013),所述保温箱(1012)卡接在支撑底座(1011)的内壁,所述密封垫(1013)栓接在支撑底座(10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102)包括限位底座(1021)、液压缸本体(1022)和支撑板(1023),所述限位底座(1021)栓接在支撑底座(1011)的后侧,所述液压缸本体(1022)栓接在限位底座(1021)的顶部,所述支撑板(1023)栓接在液压缸本体(102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组件(103)包括弧形盘(1031)、定位板(1032)和分隔板(1033),所述弧形盘(1031)栓接在保温箱(1012)的内壁,所述定位板(1032)栓接在弧形盘(1031)内壁的两侧,所述分隔板(1033)栓接在弧形盘(103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104)包括导热肋板(1041)、导热主板(1042)和温度传感器本体(1043),所述导热肋板(1041)栓接在弧形盘(1031)的内壁,所述导热主板(1042)栓接在弧形盘(1031)的底部,所述导热主板(1042)的顶部与导热肋板(1041)栓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1043)栓接在导热主板(1042)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201)包括限位框架(2011)、限位板(2012)和抽风扇叶本体(2013),所述限位框架(2011)栓接在支撑板(1023)的前侧,所述限位板(2012)栓接在限位框架(2011)的内壁,所述抽风扇叶本体(201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202)包括固定壳体(2021)、入风口(2022)和防护网(2023),所述固定壳体(2021)栓接在限位框架(2011)的顶部,所述入风口(2022)开设在固定壳体(2021)的顶部,所述防护网(2023)栓接在入风口(2022)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缝轴承钢管残余应力消除的正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3)包括固定框架(2031)、导热杆(2032)和加热器本体(2033),所述固定框架(2031)栓接在固定壳体(2021)内壁的底部,所述导热杆(2032)栓接在固定框架(2031)的内壁,所述加热器本体(2033)栓接在固定框架(2031)的左侧,所述加热器本体(2033)的表面与限位框架(2011)的左侧栓接,所述加热器本体(2033)的右侧与导热杆(2032)栓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健力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健力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90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