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氏体非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77106.8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娜;赵燕;王宗斌;叶飞来;李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38;C22C38/24;C22C38/28;C22C38/06;C22C33/06;C21C7/00;C21C7/10;B22D11/00;C21D8/0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武玥;刘振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氏体非调质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贝氏体非调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组成按化学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22-0.29%、Si:0.25-0.40%、Mn:1.80-2.00%、Cr:0.40-0.60%、V:0.01-0.08%、P:≤0.015%、S:0.020~0.050%、Ti:0.020~0.050%、Zr:0.020~0.040%、Al:≥0.010、N:0.010~0.020%、[O]≤15ppm,[H]≤2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氏体非调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其组成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26-0.28%、Si:0.25-0.40%、Mn:1.85-1.95%、Cr:0.50-0.60%、V:0.05-0.07%、P:≤0.015%、S:0.025~0.040%、Ti:0.030~0.045%、Zr:0.025~0.035%、Al:0.015-0.040%、N:0.013~0.017%、[O]≤15ppm,[H]≤2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电炉冶炼:出钢温度1640~1680℃,出钢前,加入铝块,出钢过程合金化,加入金属锰与硅铁;
步骤2:LF精炼:LF到位Al控制0.045~0.060wt%,调渣,加入锆铁,成分调整后吹氩搅拌,喂入铝线;
步骤3:VD真空:破空后,先喂入氮化锰线,后喂入硫线;
步骤4:连铸;
步骤5:轧制:冷坯入炉,开轧温度1010~1060℃,终轧温度900~950℃;
步骤6:水箱冷却:辊道保温罩打开,冷却,穿水返温后上冷床温度580~630℃;
步骤7:冷床冷却:冷床保温罩打开,钢材下倍尺冷床温度380~430℃;
步骤8:入坑缓冷:钢材收集后入坑缓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电炉冶炼:采用电炉冶炼,主要原料为铁水+废钢,铁水比例≥40%;电炉终点C≥0.10%,P≤0.010%,出钢前,加入铝块1.3~1.6kg/t钢,造渣料按(9~12)kg/t加入;出钢过程合金化加入19~21kg/t金属锰与3.5~4.5kg/t硅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炉渣成分为:Al2O3=28~36%,CaO=44~50%,SiO2=8~10%,MgO=7~9%,碱度控制4~6,加入0.8~1.2kg/t锆铁,吹氩搅拌中,氩气流量600~1000NL/min;喂入铝线,铝控制在0.040~0.055%,精炼出钢温度1655~167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入VD炉前扒渣,真空度小于67Pa保持时间≥12分钟,氩气流量50~70NL/min;破空后,喂入氮化锰线的量为3.0~5.0m/t钢,喂入硫线的量为1.0~1.5m/t钢,氩气流量10~20NL/min,软吹氩时间不小于15分钟,控制正常炉次上钢温度1553~157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连铸使用双层中间包覆盖剂,下层使用碱性中包覆盖剂,上层使用空心颗粒中包覆盖剂,中包过热度15~30℃,采用电磁搅拌,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200~300A,频率3~4HZ,末端电磁搅拌电流200~300A,频率12~14HZ;比水量0.25~0.27L/kg;260mm×300mm方坯拉速0.5~0.55m/min;拉矫温度≥920℃,铸坯落地缓冷≥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贝氏体非调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冷坯入炉,加热时控制加热高温段温度1200~1250℃,均热温度1180~1230℃,加热时间≥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1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肤抗皱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固体氧化物电池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