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节点变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76132.9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3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王淑坤;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76/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苏志莲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变换 方法 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能够及时获知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了辅节点变换条件,从而提升辅节点变换性能。该辅节点变换方法包括:主节点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节点变换条件已满足,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起了辅节点变换流程;响应于该第一指示信息,该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源辅节点释放面向终端设备的连接,和/或,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源辅节点终止面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80099195.3、申请日为2020年10月22日、发明名称为“辅节点变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中,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变换(change)时,主节点(Master Node,MN)或者源辅节点会将辅节点变换的执行条件以测量(measurement)标识(Identity,ID)的形式发送给终端设备。Measurement ID链接一个频点和最多两个执行事件(如A3事件和A5事件),只有当终端设备在源小区的测量信号和上述频点对应的具有特定物理小区标识(ID)的小区的测量信号满足执行事件规定的条件时,终端设备才开始执行辅节点变换过程。然而,在辅节点变换时,网络设备无法获知测量结果满足辅节点变换条件的确切时刻,影响辅节点变换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能够及时获知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了辅节点变换条件,从而提升辅节点变换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主节点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节点变换条件已满足,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起了辅节点变换流程;
响应于该第一指示信息,该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源辅节点释放面向终端设备的连接,和/或,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源辅节点终止面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辅节点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节点变换条件已满足,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起了辅节点变换流程;
响应于该第一指示信息,该源辅节点释放面向终端设备的连接,和/或,该源辅节点终止面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辅节点变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满足辅节点变换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节点变换条件已满足,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发起了辅节点变换流程;
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该终端设备执行辅节点变换。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6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业车
- 下一篇:基于Informer-SCINet的电负荷预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