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6115.5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邓佩琴;方丽婷;陈小芬;苏冰淋;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于发光元件背离基板一侧的扩散板;发光元件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扩散板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外轮廓范围内;扩散板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第二表面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第一方向垂直于基板;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区和围绕第一区设置的第二区,在第一区,扩散板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沿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第一弧形面朝向第二表面凹陷。如此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的均一性,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演进,也带动了平板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的蓬勃发展,在当前的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视和平板个人电脑等各种设备中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Display)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PlasmaDisplayPanel)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等。此类显示器一般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由大量的被分别驱动的彩色像素组成,这些像素被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板前方以产生图像。而在诸多平板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因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诸多优越特性,已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液晶显示装置在批量生产时,难免会因为一些工艺缺陷,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亮度不均匀,形成各式各样Mura(Mura是指显示装置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导致出现显示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旨在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扩散板;
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板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外轮廓范围内;
所述扩散板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板;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区和围绕所述第一区设置的第二区,在所述第一区,所述扩散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沿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弧形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发光元件;
在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扩散板;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扩散板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外轮廓范围内;所述扩散板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区和围绕所述第一区设置的第二区,在所述第一区,所述扩散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沿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弧形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6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线束自动剥线装置
- 下一篇:基于3D点云的网纱缺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