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固态硬盘、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74389.0 | 申请日: | 202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陶丽;解婷婷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硬盘 数据 读写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一种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固态硬盘、存储介质,包括: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同时将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中的数据写入多层存储单元块和单层存储单元块中,并将写入数据的逻辑地址与所述单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保存至第一映射关系表中;确定所述写入数据是否稳定;当所述写入数据稳定时,将所述写入数据的逻辑地址与所述多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保存至第二映射关系表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固态硬盘、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闪存颗粒又称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写入的数据在断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存,并且是以固定的块而不是单字节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规格,闪存颗粒有许多品种。NAND闪存颗粒具有功耗更低、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等诸多优势,成为存储行业最重要的存储原材料。
3D NAND技术使存储单元能够以三维方式堆叠,从而可以在相同的体积下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为了降低成本,颗粒厂商对颗粒层数不停的进行堆叠,新一代的3D颗粒虽然有着更高的容量但同时稳定性会降低,因此,开放块(open block)中刚写入的页(Page)/字线(word line,WL)和相邻的Page/WL的数据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写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写入指令时,同时将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中的数据写入多层存储单元块和单层存储单元块中,并将写入数据的逻辑地址与所述单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保存至第一映射关系表中;
确定所述写入数据是否稳定;
当所述写入数据稳定时,将所述写入数据的逻辑地址与所述多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保存至第二映射关系表中。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写入数据是否稳定,包括:
确定所述写入数据的组数,每组数据包括预设数量的物理页或字线;
检测所述写入数据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数据量阈值;
当所述写入数据达到预设的第一数据量阈值时,把在当前所述写入数据所在组及当前所述写入数据所在组的上一组之前的数据确定为稳定数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读取指令时,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查询是否存在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中的数据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存在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中的数据的映射关系时,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获取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中的数据对应的单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从所述单层存储单元块中读取对应的数据;
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不存在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中的数据的映射关系时,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获取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中的数据对应的多层存储单元块中的物理地址,从所述多层存储单元块中读取对应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固态硬盘异常断电后重新上电时,对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进行数据重建,并将所述单层存储单元块中的数据存储至所述多层存储单元块中。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进行数据重建,包括:
从闪存芯片中读取第二映射关系表至缓存;
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最末一个物理页的下一物理页开始,依次读取一个或多个物理页,并检测是否可以进行纠错处理,得到n组纠错成功的数据,每组纠错成功的数据包括预设数量的物理页或字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4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