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噬菌体组合物在屠宰场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0864.7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召佐;孙虎芝;刘广芹;田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01N63/40;A01P1/00;A61K35/76;A61P31/04;A23B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石芳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噬菌体 组合 屠宰场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噬菌体组合物在屠宰场中的应用;一种噬菌体组合物,包括沙门氏菌噬菌体PC133和大肠杆菌噬菌体PD224;其中,沙门氏菌噬菌体PC13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072,大肠杆菌噬菌体PD224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073;噬菌体组合物对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具有强裂解作用;本申请的噬菌体组合物是用于预防及杀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主要是避免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胴体、器械等;本申请的噬菌体组合物能预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保障牲畜、家禽等屠宰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噬菌体组合物在屠宰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冷鲜肉已成为肉品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其供应链,尤其是屠宰、分割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肉与器具接触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使细菌随着挂钩、胴体从非清洁区到半清洁区再到清洁区。在冷藏销售过程中,受污染的肉中细菌仍会增殖,导致食品腐败而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一些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严格防范从养殖到消费者口中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屠宰是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有必要注重屠宰过程中的器具杀菌。农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很容易在屠宰过程中附着在动物体表,与宰杀器具接触后附着在器具表面,而宰杀器具接触动物的胴体,从而有造成多具胴体感染的风险。胴体未被有效清洗的情况下,若微生物有强的致病性,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
例如,有研究认为感染多重耐药的伤寒肠炎沙门氏菌DT104是因为食用了动物产品。有研究表明,鸡在屠宰前的沙门氏菌携带率为3%-4%,离开屠宰场时鸡肉的沙门氏菌污染率达到20%-35%;对比利时6家屠宰场的56个鸡群进行屠宰前后的沙门氏菌检测,发现屠宰前为13%,而屠宰后上升至55%。大肠杆菌污染会加速肉品的腐败,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如O157等会导致食源性疾病。一系列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对消费者已构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从源头上做好屠宰过程中的防控。
影响食品安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腐败菌和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在屠宰过程中,目前屠宰器具、胴体的消毒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方面,生物防控方面应用较少;包括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高压减菌、热水浸烫减菌、冷却抑菌、化学消毒剂、有机酸杀菌等。紫外线杀菌有成本高、安全性低,且紫外线只能直线传播的特点;热水浸烫时间过长会影响肉质;低温冷却无法起到杀菌的作用;化学杀菌剂会对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有机酸高浓度使用会影响肉制品的风味和颜色;而噬菌体的专一性、高效性、无害性特点,使其成为消毒、防腐生物制剂的理想选择。
目前,尚未有针对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大肠杆菌噬菌体组合物在屠宰场中应用的报道。因此,研发一种可以提高屠宰过程中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的防控效果噬菌体组合物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屠宰场的两株烈性噬菌体PC133、PD224及以这两种噬菌体为主要成分的噬菌体组合物,能全面、快速、无残留地杀灭屠宰过程中易感染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提高食品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噬菌体组合物,包括沙门氏菌噬菌体PC133和大肠杆菌噬菌体PD224,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沙门氏菌噬菌体PC133,于2022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学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45072。
大肠杆菌噬菌体PD224,于2022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学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0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0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净化冷凝水超声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溶氧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