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和性抗Fn14单抗及其在制备防治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0585.0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夏育民;罗迈;刘亚乐;任凯旋;冯荣芳;王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395;A61P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和 fn14 及其 制备 防治 银屑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中和性抗Fn14单抗及其在制备防治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抗体药物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免疫增强因子cpG‑ODN,提高B细胞表面抗原递呈相关分子的表达;将Fn14多肽抗原和病毒载体进行偶联,获得效价更高的抗体。该抗体可竞争性结合Fn14蛋白,阻断TWEAK与受体Fn14的结合,抑制下游反应中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通过实验发现该中和性抗Fn14单抗能够使小鼠表皮变薄,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较轻微,颗粒层增多,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等症状表现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同时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安全性好,能够应用于防治银屑病药物的制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和性抗Fn14单抗及其在制备防治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免疫性皮肤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表皮增生和真皮炎症细胞浸润。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常累及头皮和四肢伸侧,也可累及手掌、足底、指甲、生殖器等部位。该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3%,我国银屑病发病率约为0.46%。银屑病发病机制较复杂,涉及血管增生迁移、天然T细胞分化、炎症细胞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等多个环节。主要机制为树突状细胞受刺激后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3等细胞因子,IL-23刺激Th17细胞产生IL-17与IL-22,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通路(JAK-STAT3)通路与TNF-α共同作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导致银屑病的各种表现。
目前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类、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地蒽酚、焦油制剂以及联合治疗等方式。但是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引起皮肤萎缩、功效丧失,维生素D类药物虽然副作用小,但其缺点是具有光敏性、易引起高钙血症等,因此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的使用。生物制剂也是目前银屑病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常见的生物药主要是靶向TNF-α、IL-23/Th17轴以及CD分子的药物,治疗效果虽然相对传统药物有优势,但临床结果显示部分抗体安全性较差。因而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性好、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和性抗Fn14单抗及其在制备防治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作为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的药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中和性抗Fn14单抗,将Fn14抗原和病毒载体偶联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取动物脾细胞与SP2/0进行细胞融合,经亚克隆筛选、细胞建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得到中和性抗Fn14单抗;其中,所述Fn14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1所示。
优选地,所述病毒载体为钥孔血蓝蛋白。
优选地,所述动物为BALB/c小鼠。
进一步优选地,Fn14多肽抗原与钥孔血蓝蛋白通过SMCC进行偶联。
优选地,所述免疫原中还添加有CpG ODN,所述CpG ODN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2所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免疫原包括初免抗原、二免抗原、三免抗原、四免抗原和五免抗原;初免抗原由偶联后的Fn14抗原与等体积加入CpG ODN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匀乳化得到,二免抗原、三免抗原和四免抗原均由偶联后的Fn14抗原与等体积加入CpG ODN的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匀乳化得到,五免抗原由偶联后的Fn14抗原与等体积生理盐水混合得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和性抗Fn14单抗在制备防治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药物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以Fn14作为药物靶点。
优选地,所述中和性抗Fn14单抗的动物给药量为1~1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0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