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出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8069.4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唐;宋文学;王梓力;曾茜;崔君栓;徐卡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83;G01N33/68;A61K35/745;A61P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4 | 代理人: | 孟柱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 阿司匹林 阿托伐 出现 肠道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的人类肠道菌群标志物及其在制备肠道菌群调节药物或食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提取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的人类粪便样本中的肠道菌群的DNA基因组并测序从而获得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特征,筛选出肠道菌群标志物。针对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可以基于肠道菌群标志物进行制备特定肠道菌群调节产品,使用本发明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可以实现精准用药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菌群标志物,及其在制备肠道菌群调节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每年有大量的中老年人群口服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无论是在急性缺血综合征的情况下还是在长期的二级预防中,目前绝大多数指南提倡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与长期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在IS的预防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能否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实现个性化服药却很少有人评估。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口服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关系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了解口服这两种药物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成,并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制定预防个性化服药的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出现的的肠道菌群标志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制做的特定肠道菌群检测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制备与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关的肠道菌群调节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出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所述肠道菌群标志物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在制备针对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制做特定肠道菌群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包含检测肠道菌群标志物的试剂。
进一步,所述试剂是对所述肠道菌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反义寡核苷酸、适配体或抗体。
进一步,所述产品还包括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微生物蛋白或菌体成分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在制备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调节所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丰度的产品。
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显著效果是:本发明首次发现了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与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相关,其丰度在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和未服药人群中呈现显著性差异,ROC曲线分析其作为检测变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可以将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作为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的肠道菌群标志物,从肠道微生物角度为制定个性化服药的策略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人群(A组)与未服药人群(B组)对照的LEfse结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副杆菌属(Parabacteroides)、普雷沃菌属9(Prevotella_9)和长双歧杆菌亚种(s_Bifidobacterium_longum_subsp)的ROC曲线示意图;
图3是肠道菌群标志物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丰度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8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