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柜导线自动压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167473.X | 申请日: | 2023-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梅佳;邓元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能既济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H01R43/05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柜 导线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柜导线自动压接设备,属于导线连接安装技术领域,包括L形的工作台、剥线工位、压接工位和固定工位。本发明利用固定工位、剥线工位和压接工位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紧密联系配合的导线自动压接加工方案;利用固定工位同时固定多根导线,并确保多个导线待剥皮端对齐,保证剥除的卷皮长度一致,然后利用剥线工位完成卷皮剥除工作,再通过压接工位完成导线剥皮端的折弯工作,固定工位、剥皮工位、压接工位三者的配合规避了手工剥皮、折弯所带来的剥皮长度存在偏差、效率低的问题,并使多根导线均匀折弯成型为连接牢固度高的羊角圈结构,提高接线端子和导线的后续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线连接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柜导线自动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多用于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组装配电柜时,需要通过相应的导线及配套的接线端子将各内部电器元件连接,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是先通过剥除相应长度的导线卷皮,再通过螺栓将剥除卷皮黄埔露出的导线内芯固定在接线端子上。
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关于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例如:公开号为CN210806288U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配电柜连接线的压接装置,此压接装置通过线穿装置的两个夹爪夹紧连接件,在导块的配合下使连接线保持平直的状态插入接头的安装套中,实现连接线的压接,但此种连接方式下的导线内芯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低,因为一旦固定螺栓有所松动,导线内芯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水平移动甚至抽离安装套,导致直接影响配电柜的使用以及使用安全性。
此外,在通过折弯导线内芯来预想提高其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牢固度的前提下,最终出现将导线内芯折弯为羊角圈结构的解决方法,羊角圈结构可套设于螺栓上,即便螺栓发生松动,其也不会发生水平移动或者脱离,但若通过人工逐个折弯导线内芯,则会带来折弯效率低、难以保证折弯幅度统一的问题,羊角圈成型尺寸有偏差则直接影响其与螺栓之间的套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柜导线自动压接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L形的工作台,工作台一侧上端设有用于剥开导线表面卷皮的剥线工位。
压接工位,设于工作台另一侧上端,用于折弯导线内芯、导线内芯和利用螺丝固定导线内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
固定工位,设于剥线工位与压接工位之间,用于放置固定导线。
所述固定工位包括上端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的固定座,固定座靠近压接工位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工作台上的主转件,放置槽内设置有对导线实施夹固的夹固件,固定座一侧通过销轴结构转动连接有倒凵形的顶压板,顶压板水平段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压块,固定座另一侧滑动连接L形的卡板,顶压板转动点所在的固定座的侧端面和卡板所在的固定座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倒L形的位于卡板下方的轨道槽,轨道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搭接板,搭接板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竖直段朝上且与放置槽一一对应的梳齿板。
所述压接工位包括电控推杆,电控推杆设于工作台上端,电控推杆的上端连接有T形板,T形板远离电控推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由安装于T形板上的固定端以及与固定端上端、T形板均转动连接的转动端组成,转动端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转动端一侧通过连接杆设置有折弯杆,折弯杆下端螺纹连接有圆盘。
优选的,所述剥线工位由分别位于固定座两侧的两个运动端以及在一侧运动端带动下移动的用于完成剥线操作的执行端组成,运动端的运动轨迹为T形,执行端位于搭接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夹固件包括下端与放置槽底壁滑动连接的侧夹板,侧夹板一侧与放置槽侧槽壁之间连接有夹紧弹簧,侧夹板另一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双向电动推杆,设于运动端上,固定座一侧的双向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设有水平板,固定座另一侧的双向电动推杆推出端上开设有工水平板插入的插槽,水平板上沿其长度尺寸均匀设置有切线刀,上下切线刀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能既济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能既济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7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