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63004.0 | 申请日: | 2023-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冯逸鹤;柯舫;察日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环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李红 |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线 跟踪 紧凑型 全景 环带 头部 单元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已有的全景环带系统参数,获取全景环带系统的紧凑度指标;
S2:将已获取的多组紧凑度指标作为特征值,构建代价函数并利用多元梯度下降算法循环至收敛,采集多组不同梯度的特征值;
S3:根据全景环带头部单元的结构以及入射光线的分布,构建光线跟踪模型;
S4:将S2中采集到的多组特征值输入光线跟踪模型,选取能够满足入射光线的分布特征值组,并计算选取的每一组特征值所对应的紧凑度,将紧凑度最低的特征值组作为最佳的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根据全景环带头部单元结构,定义全景环带系统的紧凑度计算公式:
其中,K表示全景环带系统的紧凑度,D表示全景环带头部单元的最大口径,L表示像面的对角线长度;
S12:根据紧凑度计算公式,获取全景环带系统的紧凑度指标,包括:第一透射表面曲率半径、第一反射表面曲率半径以及透镜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S21:将多组第一透射表面曲率半径、第一反射表面曲率半径以及透镜厚度值作为特征值,构建目标函数:
hθ(x)=θ0x0+θ1x1+θ2x2+θ3x3;
其中,hθ(x)表示目标函数,x0=1,x1、x2、x3分别表示每一组第一透射表面曲率半径、第一反射表面曲率半径以及透镜厚度值的向量表示,θ0-θ3表示回归系数;
S22:结合每一组特征值所对应的紧凑度,构建代价函数:
其中,J(θ0,θ1,θ2,θ3)表示代价函数,m表示样本个数,xi表示第i组样本的所有特征值,yi表示第i组样本所对应的紧凑度;
S23:采用多元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收敛:
其中,表示第i组样本中第j个特征值,θj表示第i组样本中第j个特征值的回归系数,α表示学习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对全景环带头部单元的结构进行数学建模,确定光轴、第一透射表面、第二透射表面、第一反射表面以及第二反射表面的位置;
S32:设置光源,使光源从第一透射表面发生折射,通过透镜传播到第一反射表面,经第一反射表面反射至第二反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反射表面反射至第二投射表面,并记录光线传播路径;
S33:根据光线传播路径计算反射和折射,包括:法线、反射方向以及折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线跟踪的紧凑型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
S41:将S2中采集到的多组不同梯度的特征值输入光线跟踪模型,并验证每一组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光线传播路径,若不符合,则剔除不符合的特征值,若符合,则跳转步骤S42;
S42:对于符合光线跟踪模型中光线传播路径的特征值组,计算每一组特征值所对应的紧凑度,并将紧凑度最低的特征值组作为最佳的全景环带头部单元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环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环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30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