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62227.5 | 申请日: | 2023-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俞锃;张伟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禾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K7/18;C08K3/04;C08J5/18;A01G13/02;C08G63/685;C08G63/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泊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5 | 代理人: | 周莉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专用 具有 疏水 生物降解 农用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可降解聚合物85-90份、微纳米碳球混合物1-3份、超分散剂5-10份、稳定剂0.5-2份、润滑剂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碳球混合物为JL-C-C01、JL-C-C02和JL-C-C03三种型号微纳米碳球的混合物,JL-C-C01、JL-C-C02和JL-C-C03微纳米碳球的质量比为1:1.1-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散剂的结构如下:
其中,a+b=5-35,a>b,m+n=20-50,nm,*为化学键的连接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天冬氨酸、己内酯、丙交酯加入容器中,搅拌并加热,所述聚天冬氨酸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a+b=5-35,a>b,*为化学键的连接位点,
所述己内酯的结构式为:所述丙交酯的结构式为
(2)待温度升至90-110℃时,加入催化剂,进行梯度升温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a+b=5-35,a>b,m+n=20-50,nm,*为化学键的连接位点;
(3)待反应结束,加入对三氟甲基苯胺进行反应,产物即为超分散剂;所述对三氟甲基苯胺的结构如下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天冬氨酸与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7-38,丙交酯与己内酯的摩尔比为2:0.9-1.1,聚天冬氨酸的分子量为1000-5000;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其摩尔量为反应物总量的0.1-0.3%,所述梯度升温反应为先在90-110℃条件下反应1-2小时,然后在110-130℃条件下反应1-2小时,最后在130-150℃反应条件下3-4小时;步骤(3)中所述对三氟甲基苯胺与己内酯的摩尔比为0.9-1.1:1,所述的反应条件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6-1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受阻酚类化合物;所述润滑剂选自天然石蜡、液体石蜡、硬脂酸、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降解聚合物在真空烘箱中干燥15-20h;
(2)将干燥后的可降解聚合物与微纳米碳球混合物混合,然后与超分散剂、稳定剂、润滑剂一起加入到双螺旋挤出机中熔融混合;
(3)将步骤(2)的得到的物质冷却,切割为粒料,加入吹膜机中吹膜,即制得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温度为80-90℃,步骤(2)中所述的熔融温度为170-190℃,步骤(3)中所述的吹膜温度为110-130℃,吹胀比为2-3:1。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水稻专用具有疏水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禾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大禾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22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