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在制备NGLY1抑制剂中的应用及NGLY1抑制剂筛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61689.5 | 申请日: | 2023-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桂芹;刘瑞杰;陈妍雯;张绍兴;张瑜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K31/7016;A61P35/00;A61P31/1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施雨婧 |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制备 ngly1 抑制剂 中的 应用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在制备NGLY1抑制剂中的应用及NGLY1抑制剂筛选方法。本发明首次发现当化合物中含有由通过糖苷键或‑CHsubgt;2/subgt;‑O‑键相连的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构成的二糖单元时,能够用于制备NGLY1抑制剂,这能为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此外,本发明的NGLY1抑制剂筛选方法中,基于模拟分子对接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减小后续实验验证的盲目性和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在制备NGLY1抑制剂中的应用及NGLY1抑制剂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人N-糖蛋白去糖基化酶NGLY1(N-Glycanase 1,NGLY1;或Peptide-N-Glycanase,PNGase),是一种人体中重要的去糖基化酶,可水解糖蛋白上共价连接的所有N-糖肽链,在释放出完整的寡糖链的同时,将肽链上的天门冬酰胺(Asn)转变为天门冬氨酸(Asp)。NGLY1在体内参与内质网相关降解途径(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proteindegradation,ERAD),使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去糖基化,从而促进蛋白的降解。
根据The human protein数据库显示,NGLY1在部分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对NGLY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内的NGLY1基因进行敲降或用NGLY1抑制剂处理,会导致细胞出现收缩、碎裂和脱离等凋亡的形态特征。例如,NGLY1在黑色素瘤等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用Z-VAD-FMK处理黑色素瘤细胞后,NGLY1的活性明显下降,并且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同样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体内发现敲降NGLY1会阻碍黑色素瘤的生长。同时,抑制NGLY1后,可阻止转录因子NRF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 1,NFE2L1,NRF1)的激活,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类药物的细胞毒性,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上述结果显示,NGLY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存在关联,调控体内NGLY1活性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此外,NGLY1敲除的人单核细胞THP-1内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表达上调,激活机体固有免疫信号,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因此,NGLY1抑制剂在诱导癌细胞特异性凋亡、开发新的抗癌方法以及抗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关于NGLY1的活性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已报道的NGLY1抑制剂较少。开发更多的NGLY1抑制剂,能够为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在制备NGLY1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当化合物中含有由通过糖苷键或-CH2-O-键相连的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构成的二糖单元时,能够用于制备NGLY1抑制剂,这能为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NGLY1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在该筛选方法中,基于模拟分子对接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减小后续实验验证的盲目性和工作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在制备NGLY1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中含有至少一个二糖单元,所述二糖单元由通过糖苷键或-CH2-O-键相连的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构成。
本发明发现,当化合物中含有由通过糖苷键或-CH2-O-键相连的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构成的二糖单元时,能够与人N-糖蛋白去糖基化酶(NGLY1)较好地结合,并有效抑制NGLY1的活性,因此,具有上述结构的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NGLY1抑制剂。
作为优选,所述化合物为芸香糖、柴胡皂苷或大豆皂苷。
芸香糖中含有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且这两个糖基之间通过-CH2-O-键相连。
柴胡皂苷中含有鼠李糖基和葡萄糖基,且这两个糖基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1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社区的异常行为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





